《明日之学校》读后感范文二

2023-02-28 21:0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日之学校》读后感范文二》,欢迎阅读!
读后感,明日,范文,学校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范文二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客座教授,在这三个重要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实际上,杜威认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者是间接关联的,在他指导下,创设了匹兹堡实验学校,这成了他践行神学、心理学政治学的实验室。《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实际上是一本诗集,收录了六方面的内容: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良心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明日之学校。

“以具有社会用途的事物有著为媒介的终身教育,无论对智力以及道德转型都是必要的。儿童中同越是密切地或直接地从社会环境中学习,他所取得的知识就越是真实和有效。”正是秉持这样一种观念,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他和他的丈夫女儿希纳林为我们详细记述了20世纪新式初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所进行的教育革新实验。实际上,他是在勾勒一副理想的“明日之学校”的蓝图,这就是之所以他描述的是“今日之学校”而称它为“明日之学校”的原因。

在杜威看来,在“明日之学校”里的儿童是通过“从做中学”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作战经验经验的,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某种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杜威所说的“从做中学”指的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地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它涉及各种用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大型活动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或深思熟虑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在工作中活动程序。”因此,杜威的“做”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这方面和科学探究等方面,而且,他在更为教学实践中更重视手工活动。他要求在课堂中为儿童准备具有充分活动的地方和适合选修课儿童活动所需的各种金属材料和工具,要在学校里设实验室、工厂、园地等,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他在《明日之学校》中说,学


校的工作是以对学生有内在意义和的活动为中心的,这些活动活动中才的大多数还是儿童自己首先发起的,儿童从这些活动中学习解决生活缺陷中遇到的问题,“获得每种的学科本身——算数、几何、语言、植物学等等——就是各种各样的经验”。在对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亚特兰大第45公立学校需要进行介绍时,杜威也指出:“这所学校的工作以至于都是和对学生有内在意义以价值的活动为中心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所学校的学童是‘从做中学’的。反思我们当今的学前教育,虽然“从做中学”的观念我们都接受了,但真正做起来却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我们着急于孩子们的“从做中学”,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们答案,有时,我们又限于条件,无法提供满足孩子们“从左中学”的各种操作材料。尽管这样,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从做中学”,我们还是可以为穆伊县改变现状做点什么的。

第一卷最后归结到了“民主的教育”这个问题上。杜威认为,在最近150年间发生了改变人类生活和思维习惯的两大现代人变化,一个是民主观念的发展教育上相应的变革;另一个是通过科学发明带来的变化,也必须在课堂中会得到反映。把公立学校划分开来,结果表明一部分学校追求传统的过多的书本教育;另一部分为应付从事应对手工劳动的人进行过多的“实际”教育,这是与民主精神完全不相容的社会民主化宿命论的计划。杜威的结论是,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教育,把学习和社会应用、观点和实践、工作和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一开始并且始终如一地结合在一起。在这里,杜威再次表现出了他的理论中的主要东西是社会改良主义。

1915年,杜威创造者和他的女儿写下了不朽的教育篇章《明日之学校》。 杜威是社会活动家有著世界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人类教育的宝贵财富,它能够给的教育改革带来最直接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c8fd0e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