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03-20 02:5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万里《小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万里,赏析,注释,小雨,答案



杨万里《小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

及答案

导读: 【原诗】 【作者简介】

请点此查看杨万里简介与生平 【注释】

①疏疏:稀稀的样子。

②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翻译】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 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 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宋孝宗乾道(1067-1068年)年间,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

这首绝句写小雨。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

首句以细细与疏疏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第二句从雨量上写,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雨。








即使是小雨,下久了,在屋上、树丛中也都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三、四句便写这一情况。

这首《小雨》诗,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 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蒙,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 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山水的很多;他又特别喜欢雨景,所以写雨的也不少。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 中考阅读训练】

1.诗人写出了下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效益,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4分) 【参考答案】

1.(4分)该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 示例一: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 实例二: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三: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二层: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四: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五: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示例六: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三层: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七: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于是,我虽然下的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帘珠,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 杨万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ccac6ee0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