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家具,一个故事

2022-04-11 09:2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件家具,一个故事》,欢迎阅读!
家具,故事,一个

一件家具,一个故事-通天红



通天红红木讲述: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家具在不同时期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席地而坐”再到“垂足而坐”的演变,从低矮家具向高型家具的转变,在明清时期,古典家具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时期。

可以说,家具在演变过程中,有着它独特的生存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被尘封,现代人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家具为何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欧洲人有着垂足坐的好习惯,是因为欧洲地区气候较为湿冷,气候条件使他们高坐起来。而亚洲人由于气候相对干燥,则形成了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型家具才出现,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都是席地而坐,所使用的家具也是一些低矮家具。

古典家具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有时从字面上可以发掘家具背后的知识。

以“椅”字为例,最初的写法是“倚”,有倚靠之意。到了宋代,随着木质家具增多,这个字的写法便逐渐变成木子边的“椅”了。而“凳”最开始就是用来踩踏的,如上马凳,所以凳子是没有方向性的,四面都可以坐,而椅子则是有方向性的。

这就是家具在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每件家具都有它的生存道理。

一个好家具的成功是在它简单制作的成本之上,有社会学文学美学,乃至哲学的考虑,这些考虑全部运用当中,才能使家具高出一个层次。明代家具的辉煌是建立在宋代的基础上,而且明代家具是有很多当代的顶级文人参与制作的。

而我们今天的顶级文人很少参与到家具制作当中,可能很多文人也看不上这种工艺。跟过去的文人很不一样,比如明代的大文人文震亨、屠龙等,他们所著有关文物的书籍,对家具做了比较经典的点评,而今天做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家具是一种非常好的结合物,首先它不是短期消费。一般的家具,


尤其是心仪的家具会跟随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几代人。

所以,在历史上所赋予它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会很多,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捕捉到的。比如官帽椅和圈椅的区别,官帽椅和南官帽椅的区别,官帽椅和玫瑰椅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为何会产生,这些椅子在过去家庭生活中摆放的位置有哪些区别,为什么在古典文学中有的椅子要着重去描写,这都代表了一种人文精神。

如在屠龙的《文具雅编》、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中,都有类似的描述,譬如一些家具搁在这儿合适,换一个地方就俗了,这些都是今天的人所不知道的。今天的人不会因为一个椅子摆的位置不一样,就变得俗了。而我们会认为如果椅子是雅的,放到哪里都是雅的。

但古代文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摆在什么位置是雅的,换一个环境就是俗的了,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不是今天随便一个人所能理解的。这需要很深地介入到家具的领域里,可能还需要补充其他门类的学问,才能清楚地感受到古人的原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dc28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