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

2022-08-17 00:00: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贤菩萨》,欢迎阅读!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



一、普贤菩萨简介

普贤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菩萨是密教的初祖,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文殊菩萨三者合称“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侍,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侍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

普贤菩萨的名号是通号,在佛教中是“实践”的象征。不是专指某一个人,我们如果能够学习普贤菩萨的精神——“十大愿王”,引导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在日常生活中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我们就是普贤菩萨。

二、普贤十大愿精神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十条是《华严经》的纲要、精华之所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普遍而广大的修学原则,这是一切菩萨成佛的必修课程。纲领虽然只有十条,细行却是无量无边,这十条落实了,细行就会圆满。



1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大愿王引导的归宿最后是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得究竟圆满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修行到最后,不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不是真正的圆满。

印光大师云:“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十方三世所有的大菩萨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他们就是修这十大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上品生。所以我们应当效法诸大菩萨们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的精神。

三、文殊、普贤发愿 普贤发愿文:

《华严经》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文殊发愿文:

《华严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华严经》云:“如是两大士,发殊胜大愿,求生极乐,可劝一切菩萨,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贤之大行,普导众生,同归极乐。

四、普贤道场

传说中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并不是说普贤菩萨有固定道场,诸佛菩萨度一切众生而心无所住。所以哪里有虔诚的普贤信仰,哪里有菩萨的慈悲智慧,哪里就是普贤道场,菩萨法身无处不在。

五、造像表法



2




普贤菩萨的法像一般为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剑,左手结施愿印,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之上。

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德圆满”

五、纪念日

普贤菩萨圣诞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104fd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