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2022-12-30 00: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要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欢迎阅读!
简要,论述,功能,艺术,社会

简要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因此我们谈到“艺术”更要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中外古今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们,曾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艺术的作用和功能,发现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智力开发功能、心理平衡功能等许多社会功能,苏联有的美学家甚至概括出艺术具有交际功能、启迪功能、预测功能、劝道功能等14种社会功能。虽然“艺术”具有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这三种功能。

一、 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乃至人生。先秦孔子说:“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出自《诗》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作:一方面是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艺术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我们首先说文艺“可以观”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如果一个时代的“武功文教”等都毁灭了,过去的时代已去而不复返,但只要有艺术作品能够保存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当时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周口店遗存的石器或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劳苦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得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评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其次,艺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宋代诗人苏轼用诗句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很普通夜晚的自然现象,通过自然现在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常常说“风景如画”,却没有说“画如风景”的,说明艺术本来就高于自然的认识。当然,对于艺术的认知功能也不能估价过高,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艺术毕竟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翔实地占有资料。 二、 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是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情怀。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这是艺术教育其它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些千古传诵的新词丽句,它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是沿着中唐这一条线走进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和追求中,它们用或外漏或隐晦的情思把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我们能在“无我之境”的中国山水画中观寻到画家的审美核心,通过画家赋予作品的精神内核,通过他们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中,领悟到一种浩瀚无穷的精神根基,在他们表达出来的内在气质韵味中,读到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在“四时之景不同也”“朝暮之变者不同也”中让观者有了对生命水息万变的顿悟。应该说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更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中。但要适度,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 三、 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是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进电影院、进歌剧院、音乐厅或美术馆,都是为了休息和娱乐,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或者接受教育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的本能,情歌和欲望有得到正当满足的权利,艺术应当是人得到快感。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中。应把三者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因为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1a1e7901f69e31433294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