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

2022-03-20 00: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收集,整理,数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9 10

126.5~137.8cm 131.4~143.6cm

125.7~138.7cm 131.5~145.1cm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2ff96a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