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2022-12-06 01:1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欢迎阅读!
周代,婚俗,诗经,婚恋,研究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诗经》是我国结集最早的歌诗总集,《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研究《诗经》婚恋诗,不仅可以做文学的解读,还可以做历史的考证,溯《诗经》时代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状况。

本文研究采取对《诗经》文本解读以及对周代婚俗考证的双重视角,并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诗经》文本的解读印证当时人们的婚恋习俗,通过周代婚俗的分析追溯《诗经》婚恋诗的真实本原。具体说来,就是以当时或稍后较为可信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诗经》文本中婚恋诗思想内容的分析,挖掘出婚恋诗中两种并存又相对独立的婚恋形式:宫廷婚恋诗和民间婚恋诗。

进而对两种婚恋诗做了界定、类型分析、原因探究等。对此,我们主要分四章来论述:第一章,首先确定本文研究的范围并对婚恋诗做了界定;然后对前人《诗经》婚恋诗的研究做了梳理与回顾,了解《诗经》婚恋诗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周代婚俗是一个客观存在,是《诗经》婚恋诗产生的基础和土壤,时或稍后较为可信的文献资料记录并保存了相关婚恋习俗,这是研究《诗经》婚恋诗的重要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此两章将婚恋诗分为宫廷诗和民间诗两部分。

第三章首先说明了将婚恋诗分两类的依据,然后具体论述宫廷婚恋诗的类型,即礼制下的婚恋诗及“违礼”婚恋诗。文章不同前人之处在于对“违礼”婚恋诗做了具体分析,指出“违礼”婚恋不仅是上古婚俗的遗留,还是春秋礼坏乐崩下贵族男子的唯色是渔、贵族集团的政治需要,文章继而对此作了具体分析。

第四章民间婚恋诗分为夏朝故地、殷商故地、东夷故地和周王畿之地婚恋诗


四类,文章对此四类婚恋诗主要在于求异而非存同,挖掘族群、地域、时代不同条件下四类婚恋诗的不同特色。最后,文章在上述四章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诗经》中的宫廷婚恋诗包括西周礼制下的婚恋诗和东周“礼崩乐坏”下的婚恋诗,前者反映了周代贵族尊礼重仪、“附远、厚别”的婚姻礼仪及制度,后者更多地反映的是“礼乐陵迟”下贵族男子的维色是渔以及婚姻由前期“附远、厚别”的政治工具进一步沦为诸侯立国、称霸的武器,而非如有的学者所说宫廷的是上古婚俗的遗留和反映;对于民间婚恋诗,笔者主要考察了其各异的原因而非探讨其相近的秉性,从时间、空间、族群上对其做了分析与概括。

文章进而对下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即《诗经》时代的婚恋习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产生之前的形态及其演变是怎样的,婚恋习俗以及婚恋诗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7d79e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