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黑土地浓浓故乡情——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

2023-02-03 20: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亲亲黑土地浓浓故乡情——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欢迎阅读!
故乡情,知识青年,黑土地,上山下乡,浓浓

亲亲黑土地浓浓故乡情——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

许颖献

【期刊名称】《农场经济管理》 【年(),期】2018(000)008 【总页数】2(P72-73) 【作 者】许颖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

农场党政班子与回访知青合影留念 回访知青向农场赠送锦旗

场长万太文(中)、书记曾祥(右一)成接待回访知青

2018年,正是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们自发组团,相约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到他们曾经奉献过青春的第二故乡——黑龙江省建设农场(原一师六十八团,后改为一师四团),寻觅曾经逝去的青春,追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在青石岭水库,建设农场为知识青年举行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欢迎仪式”,场长万太文代表农场14000多名职工,对知识青年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欢迎他们回到魂牵梦绕、日思夜盼的第二故乡。知青代表也进行了发言,非常感谢农场的热情接待和提供的帮助。

农场场长万太文、党委书记曾祥成、副书记张文忠、副场长闫红彬、朱坤芝、唐道


光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起陪同回访知识青年参观了农场知青纪念馆、农业综合科技园区、农机中心、场史馆等地。知识青年每到一处都依依不舍,用北京知识青年王征的话讲:“我们特别热爱第二故乡,因为在15岁左右的时候,就来到了这里,可以说我们对第二故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特别的熟悉和亲切,我们有机会还会回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热土上看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回来生活一段时间”。

回访知青参观知青馆,与知青旗帜合影留念 回访知青参观场史馆 回访知青观看文艺演出 回访知青在知青馆留言簿上留言 农场为回访知青举办的文艺演出

50年前的今天,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放弃了城市生活,辞别慈爱的双亲,离开了温暖的故乡,从全国各地来到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十八团(后改成一师四团)屯垦戍边,他们与复转军人、支边青年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成长。他们披星戴月,战天斗地,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边开荒、边学习、边建设、边军训,头顶蓝天脚踏荒原,驾驶拖拉机开出了一片片沃土良田;他们用青春热血书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华美乐章,他们用柔弱的双手,稚嫩的双肩开荒种粮、伐木盖房,骑马放羊、拿枪戍边,为当时的一师六十八团开发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没有当年知识青年的辛劳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建设农场的辉煌成就。 在知青回访期间,农场高度重视接待工作,前期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并成立知青接待筹备委员会,农场场长万太文、党委书记曾祥成亲自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农场党委副书记张文忠担任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农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50周年的接待工作。同时,为扎实有序开展好一系列纪念活动,细化各相关部


门分工,场长万太文亲自布置知青接待工作的细节,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制定了“建设农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接待方案”。截至2018630日,农场已接待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6个团队,247人,为回访知识青年成功举办了3场大型文艺演出,用文艺的形式向知识青年在农场开发建设作出的贡献致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a90dbd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