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科普

2022-04-16 21:1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话文科普》,欢迎阅读!
白话文,科普

内部公开Internal Use Only

白话文科普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先秦的时候是文和言基本一致的,书面语就是口语的简洁版。后来口语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书面语没有变化,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中继续保留,书面语(文言)和口语已严重脱节。其原因是儒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因此记录儒家经典的语言成为不得更改的楷模。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中国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因文言和口语严重脱节,正式的书面语必须用文言文书写。需要多年学习,达到一定文言文修养的人才能书写,因此古代受教育率不高。另外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故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代表性的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有七种解释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



新文化运动时,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大师们认为中文应该去精英化,走向平民化,日常生活的用语,就应该是中文的标准。白话文运动对中国语言文字是革命性的颠覆,不仅是去文言,写白话这么简单。白话文运动依照西方科学标准,对中文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中文从此开始引入了语法概念,中文教育开始讲究“主谓宾,定状补,标点符号分清楚” 学者们创造了“他它她,的地得”等新的中文字,以便中文有明确的语法结构。192022日,中华民国(也就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1924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命令,所有学校中文教学,使用白话文。从此之后的中文,就已经是西化的中文。在西方语法结构下,使用中国文字。



白话文运动,是使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正统的地位。在文艺语言上宣告了文言文时代的结束、白话文时代的开始。白话文运动后,普通平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的普及,为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不得外传>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abroad without Permission of ZTE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d20b0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