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贷

2022-05-25 17:5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间信贷》,欢迎阅读!
信贷,民间



再尔达力 1003050164 保险1001



民间信贷:致富手段还是坑人陷阱?

某些个人或组织低条件借出的高利息的借款,俗称高利贷,

现为无银行信贷要求的职业收入和房产所有权审批程序,极容易借款成功,代价是到期需返还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更多利息,如逾期未还完的,遭受利滚利的利息加本金的巨额摧残,情节较为恶劣,后果较为严重。

据了解,官员私人资金进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在国内有些地方已是“非常普遍”。当地很多公务员由于地位、声誉较高,往往能够募集到较多的民间资金,某些公务员甚至成为一个个民间资金募集的节点。 应该承认,民间信贷如此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金融体系的缺陷所致,源于当前国内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不高。事实表明,民间金融市场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供需矛盾,目前民间金融活动形式复杂混乱,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间信贷为借贷方带来融资便利、为放贷方带来高额回报的同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爆发。这种风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违约损失的存在。在实践中,民间信贷一般均为高利率,甚至远远超出国家法律规定的4倍。


由于借贷方高息负债,必然增加了资金运转成本,随着融资量的不断加大,资金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经营风险也进一步放大,违约的可能性增强。一旦发生违约,由于民间信贷依靠维系的不是国家法律规定,而是民间信用关系,因此权利义务保障力量较小,导致约定的利益很难实现。

民间信贷关系一旦发生危机,往往伴随着刑事案件发生,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集资诈骗案件。而此类案件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追赃难度较大,难以挽回被害人损失。

由于参与的犯罪嫌疑人较多,一些以公司名义的犯罪活动,在过程中不断有分得利润的员工离开公司,导致赃款大量流失;有的案件是跨地域发生,也给追赃工作带来极大难度;还有的案件中部分犯罪所得被用来对前期投资者进

行高额返利、虚假宣传等,等到案发,账户上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即使案件侦破,赃款也难以追回,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民间信贷也给金融监管和社会管理带来潜在的风险。从金融监管看,民间信贷的利率常常因缺乏规范的管理而引发高利贷问题。加上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毫无监督,容易导致借款人对资金的滥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风险。从社会管理看,由于民间信贷依靠单纯的信用关系维系,在出现违约的情况下,由于信用悖损,当事


人容易采用上访、围攻等非理性手段,甚至滋生社会黑恶势力犯罪和暴力犯罪。

如何规避民间金融市场的弊端,让民间借贷阳光化,使充裕的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贷款不畅实现充分互补?政府应当更新观念,通过立法给民间金融市场一个合适的定位和明确的身份,将其纳入正规金融监管体系,以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政府应从完善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备案制度,做好对民间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引导社会资金的理性投资。同时,构建民间金融应对风险的救助机制,如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再贷款制度、外部援助制度等,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引导。

民间借贷阳光化固然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但这里有一个前提,便是破除“权力寻租”,规范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应对寻租的主要办法是建立约束权力的制度,实现“以法制权”和“以权制权”,使政府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也就是“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让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成为有限的、透明的权力,以此提升政府官员的寻租和腐败成本。

因此,对于民间信贷,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社会大众要对高额回报保持清醒认识,理性投资,避免潜在的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e0fc2eed630b1c59eeb5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