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零食12种常见添加剂 (1)

2022-06-01 19:3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零食12种常见添加剂 (1)》,欢迎阅读!
添加剂,零食,常见,儿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本报起底儿童零食12种常见添加剂

2014-03-28 14:53 半岛晨报

“北京烤鸭”里没有鸭肉,却有7种食品添加剂;“香姑肥牛”里没有牛肉,肉味来自于香精。记者调查发现,儿童喜欢食用的零食中,经常出现15种添加剂。而对于食品包装袋上的化学名称,家长往往是一头雾水。作为家长,你是否知道孩子每天摄入了哪些添加剂?它们又是否有害呢?本报对儿童零食中12种常见的添加剂大揭底,给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北京烤鸭”没鸭肉却有7种添加剂

昨日,记者在沙河口区马栏小学附近的商店走访时,买到了“北京烤鸭”“香姑肥牛”两款零食,其主要消费群体为小学生。零食价格为每包5角钱,生产地位于广州省潮安县。记者打开包装袋品尝发现,“北京烤鸭”口感更像是豆干,但却散发出一股肉香,香味有些刺鼻。“香姑肥牛”跟“北京烤鸭”的情况类似,入口时鲜味刺激着味蕾,但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让人不舒服的怪味。

包装正面,“北京烤鸭”四个大字分外显眼;包装背面,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写着“北京烤鸭味(大豆制品)”的字样。“北京烤鸭”没有一丁点鸭肉,配料主要是大豆、棕榈油、白糖、食盐以及7种食品添加剂。而“香姑肥牛”也同样不含牛肉成分,所谓的牛肉味,实际上是香精的味道。

对此,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两款零食虽然有误导小学生之嫌,但生产厂家并不违法,因为其已标明了是“北京烤鸭口味”食品,而并非真正的北京烤鸭。让董金狮忧虑的是,小学生长期摄入此类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会对儿童身体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添加剂是否有害,不仅学生不清楚,就连家长也是不甚了解。

代谢综合征“缠上”儿童跟零食有关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马冠生发布了我国6城市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的报告。调查显示,我国10-11岁城市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0.8%这一数字在肥胖儿童中高达6.6%马冠生表示,0.8%的比例看似小,但代谢综合征在儿童期应该是零发生。而儿童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成年后,70%的人可能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而这一情况则跟儿童零食大量使用添加剂有关。根据爱地球环保机构发布的《中国9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样本包括大连市中山区中心小学、解放小学、西岗区石道街小学、水仙小学的1358名学生)显示,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危害。调查显示,57.7%的儿童零食来源是父母购买。这些零食中,又以饮料、膨化食品、饼干占最大比例。

董金狮告诉记者,以饼干为例,我们会在配料表中看到泡打粉或是膨松剂。这些添加剂中可能含有铅、铝等化学物质。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都是采用工业手段提取的,很多来自于石油的附属物。

儿童食品添加剂标准空白

“摄入食品添加剂跟抽烟差不多,短时间内看不出危害,长时间的害处却显而易见。 董金狮特别指出,一些国外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却允许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大量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各类食品的配料表中。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了不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范围,但很多儿童在3岁以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含添加剂零食,这些零食通常并不属于婴幼儿食品范畴,因此其中都合法地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

此外,对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其食品未列入儿童食品监管体系,这种情况在董金狮看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来,算是一个缺憾。一方面,儿童食品中添加剂执行的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与成人食品没有区别对待。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的身体机能并不完善、代谢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某些食品添加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将对其健康形成潜在危害。

因此,董金狮认为,针对一些特定范围内的儿童食品,国家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相关监管法规,建立儿童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只有儿童身体健康,国家才有强盛的未来。 ”董金狮说。

给孩子吃零食不妨分“级别

在市场上,各种儿童零食琳琅满目,孩子一点都不碰,显然不现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副研究员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对孩子不好,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等。

●可每周食用23次的有:甜饼干、冰淇淋、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

●只能偶尔吃的有: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

●最好不要吃: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 小贴士



收藏本篇报道可为生活作参考

食品添加剂常与儿童相伴,而家长却对其知之甚少,它们可谓是“陌生的老朋友”。对此,董金狮建议,家长可收藏本篇报道,用于对生活的参考。 “当然,家长最好还是为孩子选择纯天然的食品,这样最健康了。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实习生王雪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f301d0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