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桃花坞_随笔散文_春到桃花坞

2022-04-10 02:3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到桃花坞_随笔散文_春到桃花坞》,欢迎阅读!
桃花坞,散文,随笔



《春到桃花坞_随笔散文_春到桃花坞》



摘要:一百多公顷的园子里,到处是赏花的人,如果不是桃花的开放,我简直不能和这么多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人们一一照面,眼光从他们的脸上滑过,我看到的是怡然,是快乐,是满足,是感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是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想起另一个写桃花诗的人DD唐代的白居易,他登庐山时,山下桃花已落红无踪,而山上的桃花却正怒放,他因此诗兴大发,写下了着名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太阳从云层里笑盈盈地探出头来,风从黄河故道的的南边吹来,牵来了一丝儿暖意,气温升高只一周的时间,桃花坞的三万多株桃树,就全部换上了轻俏的华衣,像光彩照人的美人,妩媚地走进了春天的盛宴。水仙花临波远逝,梅花也在映春的催促下闭门谢客,偌大的春天的舞台,尽归桃花所有。

一棵桃树该有上百个枝丫吧,每一个枝丫至少有七八朵花儿,一棵树上到底有多少花?没法数得清。她们是春风吹来的仙子,飘落到了枝头。这粉红娇艳的一朵朵,傍依着褐色的枝,像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驻足一旁,仿佛能听到她们的娇语俏音。她们或俏立枝头眺望,或藏身枝丫休憩,或肩并肩私语,或背对背遐思,一对对似双生的姐妹,一簇簇如亲热的家人。每一个枝条的尽头,都有初生的桃叶的燕尾,像儿童的剪贴画,小心地点缀上了桃树的枝尖。一株花树,就是一朵红云,抬头远看,目光所及,绯红一片,似华丽无比的织锦,芬芳四溢的飞毯。 在这个沿黄河故道铺展开的园子里,你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欣赏桃花,仅垂直的高度,就有四个层次,最底下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和各色的野花,星星点点的白紫黄蓝,浮起清晰又模糊的香味,低下头去,却寻不到这气息的根源,只有一种舒畅的甜丝丝的感觉在你的心头迷漫。第二个层次就是桃花了,差不多和你一样高,它风光地抢你的眼。需稍稍仰视才能看到第三个层次,那是河边的柳树洋槐,柳树已经有堆烟的效果,而洋槐还没有准备好洁白的花,连叶也看不清DD也许是隔得较远吧。树梢上盘旋着一群喜鹊,闪动着黑白相间的华衣。在树梢和蓝天之间,还有几只彩色的风筝,在蓝天的背景里,曼妙地摆动着身躯。水平的宽度,也有若干的层次,黄河故道的清波是飘动的丝巾,远处的麦田像曳地是裙裾,至于那更远处的农舍和农舍的中袅袅升起的炊烟,则让你忍不住联想,她或许是武林人误入的避秦的桃源呢。 赏花的人,兴趣也不全在花上,尤其是孩子,那一带儿的清流,那清流中黛绿的水草,那水草丛里黢黑的蝌蚪,似乎更具吸引力。脱掉鞋袜,绾起裤腿,捕捉溪流里蝌蚪的身影,看它如何在透明的水里游动,看它如何灵巧地从指缝里逃脱。“妈妈,我为什么看不到蝌蚪的眼睛?”

.




一个孩子的问话引来了一片笑声,是啊,没有柔软的爱心,哪里能发现这样可爱的疑问?坐在水边光滑的石头上,看孩子桃花一样的脸颊,嫩藕一般的小腿,被春水冰得红通通的小手,和蓝天一样纯净无暇的表情,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感动!

一百多公顷的园子里,到处是赏花的人,如果不是桃花的开放,我简直不能和这么多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人们一一照面,眼光从他们的脸上滑过,我看到的是怡然,是快乐,是满足。“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今天若是有诗人,也要感叹处处都是赏花人了。赏花的人里头,除了健康的年轻人和活泼的孩子,尚有很多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眼里的春光和我们眼里的春光该没有什么分别吧?一个形容枯槁鸡皮鹤发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个儿子模样的中年人推着他,不时和他低语些什么,老人的眼光停留在满枝的繁花上,他在想些什么呢?是感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是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无从得知。但我想,他一定满意于有人陪伴着,在春光中倘佯,这总比蜗居在房间里或病床上好得多。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比如疾病和衰老是躲也躲不掉的,甚至死亡也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明白了这些,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生活,才是需要留意的。

正当观望神思的时候,溪水里的孩子欢呼起来,原来是一个淘气的男孩搜罗了一大把花瓣,从溪水的源头撒下,花瓣随着流水飘飘悠悠地来到了孩子们的眼前,于是,捉花瓣的游戏开始了,笑语喧哗声引来了天上的流云,它覆盖上了头顶,给太阳镶了一道亮丽的金边,那优美的弧线,很像嘴角的一抹微笑。

这落花流水的情形,若是给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看到,她会怎样呢?“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这样的《桃花行》岂不扫兴得很!群芳有明媚鲜艳的盛时,也有憔悴凋零的晚景,这是自然的规律,若是在枝头的花儿身上看不到丰收的硕果和来年的蓓蕾,仅仅看到风刀霜剑的逼迫,那么凋零的不是花儿,当是这做诗的人了。

我想起另一个写桃花诗的人DD唐代的白居易,他登庐山时,山下桃花已落红无踪,而山上的桃花却正怒放,他因此诗兴大发,写下了着名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生的境遇和诗人觅春的过程有很多的相近之处,一朵心情的花儿凋谢了,另一朵心情的花儿正在开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强求一年四季都鲜花着锦,只要心田里有信念的种子,就能战胜料峭的风瘦弱的雪而迎来一个破壳而

.




出的春天。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重要的是心田不能荒芜,心田有生长的力量和开花的营养,就会时时刻刻让你嗅到生命的芳香。

夕阳西下,踏着赏花人背影前行,穿过一树树桃花,就像翻阅着春天的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行走在花海人群里,我感到了岁月的流逝,初春过去了,晚春消逝了,初夏紧跟着就来了……然后呢,是酷热难熬的夏,是宁静高远的秋,是寒冷漫长的冬,而尾随冬天光临的,必然是今天这样的春,今天这样满树的鲜花,和鲜花一般的心情。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1e7788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