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君子不堪落魄

2022-04-12 22: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谁言君子不堪落魄》,欢迎阅读!
落魄,君子,不堪

谁言君子不堪落魄

作者:张梦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4年第3



张梦蝶

“君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指人格高尚的人。”早时的君子想是东临碣石、远观沧海、衣袂飘然的高贵男子,举止优雅足成典范,舌绽莲花令人歆羡。可是一旦沦为没落贵族, “君子”们便是蓬头垢面、再无神采,这不知打碎了多少人对“君子”这一形象的美好遐想,故有了“不堪落魄”一说。但“人格高尚”却与环境优越无关,他们自尊、自修、自持,落魄非但无损气韵,反倒帮君子练就一身傲骨,支撑在天地之问,谁言君子不堪落魄。

电影《一代宗师》就借对“叶问”的刻画,缅怀了一个属于君子的时代。

硝烟把广东的天染成灰霾,席罢人散又冷了金楼一屋的精致。叶问俯身掸过绸鞋上的土,一贯礼貌地笑回“这怎么好意思?谢了,钟叔”,起身接过食盒,整掇了衣衫,缓步离去。佛山的街道穿梭着行进的日军、奔逃的难民,镜头不时抖动,四周一片废墟,叶问前行的道路,蜿蜒却从容地通向妻儿柄居的那栋残楼。

在我看来,叶问之所以堪称一代宗师,是因为他是武者与君子的共同体。他自言: “如果人牛有四季,那么对我来说,40岁以前都是春天。春天一过,就直接进入了冬天。”叶问的难得在于从容,身危却能自持。家道中落,牛活于他,不过少了玉盘珍馐、裘衣罗衾、佣人仆从,而君子的姿态,高得上来也低得下去。找T作、开武馆,养家糊口,落魄却不潦倒,穷途却未曾一哭。当日军要求合作时,他毅然拒绝,只因君子放得下身段,却放不下底线与原则。

自古文人多出君子,这恐怕是“君子不堪落魄”的另一种来源。追溯至屈原以香草美人人诗来象征君子,文人便与君子结下不解之缘。的确,文人赋予了君子超凡的个性,他们口角噙香,挥毫抒怀,自如地赋予万物品性,使“君子”一词的内涵日臻完美。但落魄文人,生活凄苦,更有醉歌狂舞者,放荡一牛,似与“君子”相去甚远。文人都是有双面性的,即使落魄之人,虽看似落拓不羁,内心却坚持一份操守,心怀苍牛天下,屈原、辛弃疾皆在此列,安能说文人不堪落魄?

所以,中国君子的魅力,不在动辄吟山诵水,咏菊赞梅,不在随心呼凤唤麟,拨云弄雨,而在眼见三径就荒,仍幸松菊犹存,即使失意,亦堪落魄。那是真正化在骨子里的从容,绝非风光时的惺惺作态,无关风月中的伤春悲秋。

学校:湖北襄阳市第三中学;导师:刘敏

点评:何为君子?作者开篇即引用《现代汉语词典》里“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指人格高尚的人”的定义,对君子加以界定,体现了谨慎、踏实的行文风格。随后,作者进一步指出,落魄君子虽然蓬头垢面、再无神采,但却心怀苍生天下,自尊自持,坚持一份内心的操守,落魄非但无损气韵,反倒练就其一身傲骨,安能说君子不堪落魄?文章逻辑严密,语言铿锵得力,作者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抓住君子落魄却“人格高尚”这一关键点进行论说,展现了犀利的眼光和不俗的思辨能力。

(老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235646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