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除夕的相关知识科普

2023-05-02 03: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除夕的相关知识科普》,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除夕,中国,科普,知识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的相关知识科普



除夕的来历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即去除之意;,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_,除夕依>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_,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除夕习俗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


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关于除夕习俗的优秀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302c28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