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校的按“大类”招生

2023-05-10 14:4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高校的按“大类”招生》,欢迎阅读!
大类,理解,高校,招生,如何



如何理解高校的按“大类”招生

看过近几年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的考生和家长都会发现,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重要的招生录取方式。 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又有哪些模式?对考生有何影响?在报考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按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或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例如,在中国农业大学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通过大类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1年半到2年学习相同的基础课,然后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我国高校实行的按大类招生大致分为几种模式。 一、按学科招生

现在我国高校按学科招生比较普遍。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本科专业的划分以及所属学科。按学科招生的模式将相同或相近学科划归一个大类招生,其中包含了几个专业。以前招生按“专业”招,现在很多院校已经是按“类”招生了,这样考生选择一个类,等于同时选择了几个专业。新生在入学后进入一个学科大类学习,经过专业基础的学习后,再确定各自专业的具体方向。

二、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如:数科学学院按“数学类”招生、法学院按“法学类”招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按“新闻与传播学类”招生。又如: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按三个大类进行招生,分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这种是一个学院按几个大类招生。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专业。

三、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

近年来,部分重点大学以“基地班”“实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这种模式也是考生和家长比较熟悉的。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除此,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双语实验班”、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试验班”等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大类招生。 按“大类”报考应注意什么? “大类”报考的好处

据了解,“985,211工程”院校中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已经达到一半以上,很多一般本科院校也逐渐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院校数量逐渐增多,这对考生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是有一定好处的。 1.利于确定专业,减少盲目 在高招咨询中,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就是问学校“能否转专业?”事实上,由于专业选择不适合自己,大学提出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按大类招生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因为对专业不了解而产生的盲目性。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把


确定具体专业的环节推后。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充分了解专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2.利于增加录取机会

按大类报考,表面上看报考的专业数量少了,而实际上考生选择一个类,等于选择了几个专业,相当于增加了对专业的选择机会。另外,一些非按“大类报考”的专业,还要考虑专业级差问题。而按大类填报志愿,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就不存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 按“大类”报考注意什么?

1.认真阅读所报学校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

这里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的招生大类,各学校旗下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如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3个专业;兰州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5个专业;而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7个专业。

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报学校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在某“大类”之中,以免漏报、错报。 2.了解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优势

虽然说高校按大类招生是“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但各院校具体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同,培养特色和优势也有很大区别。所以最好能够提前了解所报的大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联系与区别,弄清培养目标和优势方向是什么,避免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走弯路。 3.了解将来的分专业情况

通过本科阶段的前1年半到2年学习,学生最终是要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的。有的院校是双向选择,有的院校则要看学生的综合成绩来确定。如,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入学前两学年不分专业,在第三学年,按学生前两个学年大综合成绩和学生兴趣选择专业。如,北京科技大学的“能源动力类”和“经济学类”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大类等,在分专业时,都需要考虑学生在校前一年半的学习成绩。

结尾提示:提前了解所报院校将来分专业的相关规定,是很有必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学生的专业去向。家长可以咨询各校招生办人员,看看除了成绩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其它的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5a40bd80eb6294dd886c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