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的分类

2022-04-10 07:30:0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岩溶地貌的分类》,欢迎阅读!
岩溶,地貌,分类

岩溶地貌的分类

地表岩溶地貌

在地表岩溶作用过程中,可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貌,主要地貌形态有:

1、石芽与溶沟 地表水沿可溶蚀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与侵蚀,形成纵横交错的凹槽称为溶沟,凹槽之间残存的突起岩石称为石芽。溶沟与石芽的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3m是地表岩溶化初期阶段的产物,也见于其他岩溶形态表面。地表大片石芽溶沟丛生称溶蚀原野。

2、石林与岩溶漏斗

石林 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岩体组成的地貌景观。期间多为溶蚀裂隙,隙窄而直,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沟,以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一般认为它是土壤水沿质纯厚层缓褶皱石灰岩表面及节理裂隙溶蚀产生的,是由石芽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岩溶漏斗 是呈碟状或倒锥状的封闭洼地。直径一般在几米到百米,深几米到十几米,常成群出现,是岩溶区的特征性形态之一。 石林与漏斗大致形成于同一个岩溶发展阶段。 3、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

峰林 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蜂群,峰体相对高差100200米,坡度很陡,一般在45度以上。峰林的分布常与地质构造有关。我国广西的桂林、阳朔,贵州的安顺、独山、邱北等地均发育有典型的峰林地貌。

峰丛 是一种山峰基部相连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与峰林的主要区别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比例大于上部分开部分,而峰林则相反。峰丛之间常发育溶蚀洼地、漏斗及落水洞。峰丛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及西北部与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

溶蚀洼地 是与峰丛、峰林同时期形成的一种负地貌类型。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溶蚀洼地与漏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规模较大,底部较平坦,其内可发育溶蚀漏斗,并覆盖有溶蚀残余物,可以耕种;后者多为不规则的圆形,底部平坦面积小。溶蚀洼地常与峰丛共生,构成峰丛-洼地组合形态,在我国的广西西北部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常可见到。 4、孤峰与溶蚀平原

孤峰(也称残丘) 是兀立在溶蚀平原或盆地上的孤立灰岩山峰。孤峰进一步遭受溶蚀、侵蚀,当其相对高度更小,仅有十数米时,被称为石丘。

溶蚀平原(也称坡立谷) 是指比溶蚀洼地更为宽广的地面平坦的溶蚀地形。部平坦,覆盖着溶蚀残余的红土,有的地方还覆盖着冲积层,局部散布着炎热能够孤峰和石丘。我国广西的黎塘、贵县等地区的溶蚀平原最为典型。

5、盲谷、断头河与干谷 在岩溶区,有的河流突然终止于石灰岩壁,有时又会从岩壁的另一侧流出。前方没有出口的河流称为盲谷;而由岩壁下流出或由地下河补给的地表河流。则称为断头河。地表河因水流转入地下,所遗留的高于地下水位的干涸河道称为干谷。断续的地表河、盲谷、湖沼和干谷组成岩溶区地表特有的水系。

6、落水洞与竖井 落水洞是消泄地表水的近于垂直的或倾斜的洞穴,常作为连通地表水与地下河的通道,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侵蚀作用并伴有塌陷而形成。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崩塌作用加剧,就可形成一种垂向深井,称之为竖井。竖井也可由洞穴顶板塌陷而成。有时竖井可以看到暗河的水面。 地下岩溶地貌

地下岩溶地貌主要是溶洞河和地下河。


1、溶洞 溶洞是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下岩洞的通称。它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各种构造面(层面、节理面或断裂面)特别是沿各种构造面交叉的地方,逐渐溶蚀、崩塌和侵蚀而开拓出来的洞穴。形成初期,岩溶作用以溶蚀为主,随着空洞的扩大、地下水的运动加快,侵蚀和崩塌也随之加强,洞穴迅速扩大。从而形成高大的地下溶洞。溶洞内常发育化学堆积地貌、重力堆积地貌,如石笋、石钟乳、石柱、石旗、石幔、石盾等。 2、地下河、伏流与地下湖 地下河 又称暗河,是具有河流主要特性的位于岩溶区地下水的有水通道。是由地下溶洞、地下湖、溶隙河连接它们的廊道系统组成。 伏流 为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与地下河的主要区别在于伏流有明显的进出口,且进口水量为出口水量的主要来源,而地下河则无明显的进口。

地下湖 是指天然洞穴中具有开阔自由水面的比较平静的地下水体。往往和地下河相连通,或在地下河的基础上,局部扩大而成,起着储存和调节地下水的作用,如云南的六朗洞、广西都安拉通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633846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