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

2022-12-12 12:2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欢迎阅读!
诺思,政府职能,理论,制度,国家

新补1 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道格拉斯·C.诺思(1920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另一获奖者是福格尔)。其翻译到国内的主要著作有:《制度变迁——美国经济增长》(又译《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年)《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托马斯合著,1973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81年)《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0年)

第二节 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

诺思认为,制度理论的框架一是产权理论,二是国家理论,三是意识形态理论。而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如宪法秩序以及基本规章制度都是由国家供给的。因而,诺思又指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本节先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诺思对制度的界定;二是诺思的国家理论。

一、制度理论与国家模型 (一)制度的含义及其特征 1、制度的含义

诺思认为,所谓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是为决定人们相互经济和社会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由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等非正式约束与宪法、法令和产权等正式约束所组成。

2、制度的特征

1)作为一种人造物,制度不断向前演进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制度发展史。 2)制度在社会变迁中作用巨大

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游戏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于它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交换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正如诺思所言: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

3)落后国家实现转型的首要前提是实现合理的制度变迁

对于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发达的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国家而言,首要前提就是实行合理的制度变迁。

(二)国家理论

诺思认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国家作为一种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些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如市场、企业等)。国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在任何关于长期社会变迁的分析中,国家的理论及模型都占据极其显要的位置。

1、关于国家的起源问题,诺思认为,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可以用“暴力潜能”分配论得到适宜解释

1)两种主要的国家理论 从政治学、社会学等角度来看,分析国家起源最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契约理论另一种是掠夺或剥削理论

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经过多重博弈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契约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国家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有利于契约制度的建立和契约的实施。掠夺论剥削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



1


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从长远看,这必然演变成无效率产权。

2)暴力潜能分配论

诺思认为,上述两种理论不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必须将这两种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理论推演的角度看,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由此,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的国家;若分配不平等,便产生掠夺性或剥削性的国家

诺思提出的“暴力潜能”这一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权等“无形资产”与市场、企业、社会团体等相比,国家的优势就在于暴力方面,国家暴力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即表现为强制性。但理解“国家暴力”这一范畴时要注意:1)国家暴力是对付非法暴力的合法暴力,这种合法性起源于每个人捍卫自己利益、抵御别人侵害的合法权利;2)国家暴力的使用从有效性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国家模型

诺思把经济学理论引入了国家问题分析,他指出,统治者(国家)也是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即“经济人”国家模型。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国家为选民提供“保护”与“公正”,选民交纳税收以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两者构成交换关系。

2)国家为使收入最大化而为每一个不同的集团设定不同的产权,实际扮演着“带有歧视的垄断者”的角色。

3)面临其他国家或潜在统治者的竞争。 3、国家目标

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在诺思看来,国家有两个最基本的目标,即既要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又要降低交易费用以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上述两个目标是相互冲突的,国家两个目标冲突的根源在于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确立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4、诺思悖论

如前所述,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一方面,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财产权利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界定、保护和实施。因此,国家权力就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这正如诺思所言: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诺思看来,因为国家界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二、国家与产权关系理论

诺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国家的角色和作用仅仅在那些统治国家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目标的范围内促进和界定有效率的产权历史上有效率的产权和无效率的产权都与国家有关,但“有效率”的产权在历史中并不常见。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可以在政府(国家)、集团和个人三个层面上进行,但被认为是最应该最适宜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国家)这个制度博弈的参加者来组织的。离开了国家,现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便无法建立起来。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国家凭借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 2、有利于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

3、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还取决于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的差异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74f943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