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教案设计

2022-12-04 10:1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飞天”凌空》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飞天,凌空,教案,设计

《“飞天”凌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翘首”“悄然”“屏息敛声”“眼花缭乱”“震耳欲聋”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提升阅读新闻特写的水平。

3.感受中国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提升阅读新闻的水平。 2.体会新闻特写中的“特写”的方法及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吕伟10米跳台的视频资料、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图片、课文音频朗读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一、新课导入

198211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了10米高台跳水的冠军。(播放吕伟跳水的视频),她跳水的这个过程,被记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今天,我们来欣赏他们对吕伟跳水的精彩报道。

二、文本链接

1.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即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能够借助一些文学手法。

2.敦煌壁画: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或播放音频朗读,思考: 这篇新闻特写报道的主要事实是什么?


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赢得女子十米跳台金牌。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抓住吕伟跳水的瞬间,实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跳水动作的“妙极”。



四、课文精读

1.文章开头写她站在10米高台的姿态,为什么还要写“白云”、写“飞鸟”? 用白云、飞鸟衬托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2.在这篇新闻特写中,作者扣住吕伟跳水时的一个片段实行描写。 (1)作者分三步描写了吕伟跳水的动作,哪三步? 走路、腾空、入水。

(2)选用准确的动词,口述吕伟跳水的过程。动词的选用有什么特点及作用?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紧接着,向前翻腾一周半,在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 ..

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突出了动作的舒展自如。

(3)“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吕伟凌空的姿态比喻为“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是中国艺术中的精品,是中国人的骄傲,用它为喻,生动地表达了吕伟姿态的美妙,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与文题相呼应。

(4)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

①“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表达了吕伟入水动作的轻盈、迅速、完美。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②本段中写到了观众的反映,还写了“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吕伟动作的迅速、轻盈、完美。

3课文结尾写到一个外国记者的表现、观众的欢呼声、印度观众的惊讶,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这个跳的完美,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写作特色 1.新闻性强。

迅速即时、真实准确地报道了吕伟赢得10米跳台冠军的新闻事实。 2.描写细致生动。

文章选择吕伟跳水的过程这个片段实行了生动细致地描写。起跳——腾空——入水,动词选用准确,描绘细致逼真。

3.综合使用多种文学手法。 (1)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754930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