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乡镇名称命名原因

2022-07-20 21: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葛乡镇名称命名原因》,欢迎阅读!
长葛,乡镇,命名,名称,原因

大周:明代,周姓兄弟八人居此,围宅筑墙,墙高且厚,以显富有,故名大墙周。

南席:据传,周文王有百子,将其中一子封于此地,号南席王,死后亦葬于此,后人居此建村,取名南席。今席王塚犹存。 古桥:清初,古庄古姓在村北双洎河上架设木桥一座,取名古家桥。当时桥北辛集有集,某年夏季河水暴涨,适逢南席马武村杨学院(杨笃生)家筹办喜事,购货受阻,即招辛集摊贩,渡河售货。以后辛集商贩即在桥南建房兴市,久成集镇,叫古桥镇,后称古桥,相沿至今。原村周围有寨

石象:据传,明朝建村筑寨,因寨西门里小庙前有石雕大象一座,故名。曾名“石相” 董村:曾名董永镇、董村街,相传汉孝子董永曾居此,死后葬于此,故名。明洪武年间 由山西洪洞迁入者很多。村东原有古寺,名槐荫寺,内有古槐一株,称汉槐,传为七仙女董永相遇处。村西南百米处原有董永墓,墓前有碑,已不存。

老城:据1930年《长葛县志》载,南北朝时代东魏高岳于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围攻西魏王思政时筑此城,初以车厢为楼,故名长厢城。随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从颍川县析置长葛县,设为县治。1960年行政机关迁和尚桥,后改名老城。

官亭:明初,赵、樊二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在郑、许两州和长葛、新郑两县交界处,州、县官员经常在此处理公务,为此,在村北土台上建亭一座,供州、县官员议事之用,平时,有赵姓在亭内设茶水供行人饮用,人称该亭为接官亭,村以亭名。

增福庙:明代 ,石、李两姓迁此建村,村西南建一庙宇,内塑财神像,取名增福庙,村以庙名

和尚桥:清潩河上有座和尚桥,又名济众桥,原为南北大路所在。村人依桥而居,叫桥南村、桥北村。后为和尚桥镇驻地,所以又以和尚桥作为镇的名称。该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闻名遐迩

后河:因村位于小洪河之北,故名后河。原从长葛城(老城)经无梁到扒村大道经此,道旁设店,亦名后河店。后住户渐多,沿河成街,又名后河街。明未,围村筑寨,因村内有龙泉宫,故曾名龙泉寨。村内有清末翰林、礼部侍郎杨佩璋故居。龙泉宫内有葛仙灵池,传为吴人葛玄避暑处,昔为长葛八景之一。

坡胡:据传,明洪武年间,胡姓由江西泰和迁此建村。又传,明初胡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处荒坡,故名坡胡;另有一说,汉时建村,东汉末年,关云长辞曹操出许昌后,投宿的胡家庄园即此。

石固:因跨石梁河,东有固坟台(相传为东汉班固坟)得名。据唐、宋碑文记载,唐以前即有此村,由南北两寨组成,石梁河横流其间,今有钢筋混凝土桥连接两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ba783067ec102de2bd89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