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歌走向复兴教学心得

2022-12-13 01: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歌走向复兴教学心得》,欢迎阅读!
复兴,走向,心得,教学

京歌走向复兴教学心得

今天,老师要教学生唱京歌。那么,什么叫“京歌”呢?它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吧!首先,是介绍“京歌”的由来:在清朝乾隆时期,当时流行着一种娱乐形式——歌舞。而《京歌》就起源于此。当时主要演奏小曲、民谣和戏剧等地方音乐,用琵琶、三弦、笛子等器乐伴奏,配以打击乐,形成了中国民间歌舞的传统节目,也因为每个朝代各具特色,所以它才被称之为“京歌”,最初只限于宫廷内部表演。后来,随着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逐渐从皇宫内院传到了民间。人们将《京歌》和其他地区的地方歌曲相融合,并吸收了西洋的一些元素使得风格更加多彩,变化无穷,直至今日已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程度。

我在班上是一名组织委员,任务便是搜集资料。很快,关于“京歌”的信息纷沓而至。原来京歌不仅仅是古代北京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现如今也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啊!听完讲解,我仿佛置身于《智取威虎山》里,领略杨子荣与座山雕斗智斗勇的场景;聆听李玉和与李奶奶分别前依依惜别的情谊……好奇心驱使下,我决定去查阅更多关于“京歌”的知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许多关于《京歌》的故事及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

开始还以为这些歌曲大家都熟悉,没想到却不然。比如说《小放牛》《月儿弯弯照九州》《茉莉花》《太阳出来喜洋洋》等,都曾作为电视连续剧或电影插曲广泛流传,可见京歌对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这几年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短视频应运而生,通过网友们剪



- 1 -


辑制作的《京歌串烧》火遍抖音平台,足见热爱京歌的朋友真的非常多呀!看着屏幕里播放的那些画面,耳边回荡着悠扬婉转的旋律,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安门前》,当我看到毛泽东爷爷站在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万分,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幸福的眼泪”。但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十年浩劫”给祖国母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但党的英明领导让她浴火重生,实现了复兴梦想。

歌声飘扬,鼓点铿锵,《京歌》像一缕春风吹拂着五千年的文明长河,奔向未来。这节语文课就这样结束啦,我既惊叹于“京歌”丰厚的底蕴,又为自己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获取知识而欣慰。京歌,永远陪伴着我茁壮成长!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e11a08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