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1

2022-08-17 20: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1》,欢迎阅读!
改革开放,家乡,以来,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过去的农村,贫穷、落后,低矮的茅草屋、泥泞的小路、漏雨的砖瓦房都是农村的代名词。三十四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锁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现代”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改革开放以前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没有的。常听爷爷奶奶提起他们那个时候上个县城完全的靠两条腿走着去,早上5点钟起床就得一直走到下午两三点钟才可以到桂阳。然后急急忙忙的做完该做的事就得马上走回家,直到午夜12点钟后才能回到家。期间除了在中间有五分钟的过河是坐船其他全靠两条腿。而记得我小时候,印象中的第一次上桂阳是跟着爸爸做的拉煤炭的车去的。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是驾驶室除了司机以外就只能坐一个人,所以我是站在我爸爸前面去的桂阳。至今记得那颠簸的感觉,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吧!毕竟那时候的我们是极度缺乏游戏工具的,颠簸的卡车对于童年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特殊的感觉。而现在我们村里已经因为国家的村村通政策有了通往县城的水泥马路,虽然仅仅是一车道,连客车与拖拉机相让都要选择一个相对宽点或者马路边上没有水沟的地方才能通过,但这对于我们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变化了。

交通的进步不仅仅是交通的进步,他还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前家家户户都养了牛,那时候牛对于每家每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牛是农民的好帮手,每年的耕作都得依靠牛的力量。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耕田机,因为有了马路耕田机也不仅仅只是耕田了,在通了马路的地方,农民用耕田机把农作物一车一车的拉回家。这让农民节约了很多劳动力,也让农民的工作变得相对比较轻松。在田野里再也看不到成群结队的放牛娃、放牛翁和成群结队的牛了。想想以前堤坝里那成群结队的牛吃草的情景,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

在衣着方面,听奶奶说他们那个时候没得衣服买,只能凭布票买布自己做。而现在的我们买衣服直接上集市买就好了。以前自己做的衣服就那几个简单的


款式,而现在不管是款式还是花样都挑得人眼花。更甚者,现在的人不仅挑款式、颜色还挑品牌!

而在吃食方面,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是吃过糠的,而在现在的人来说,精细的米饭已经吃得不耐烦,转而要吃杂粮。

教育方面,爷爷辈的人中初中毕业的就少之又少了,更多的是不识字的纯粹的文盲。而父辈呢,初中文化还是有一定数量的,高中文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而到了我们这一代,高中已经算是文盲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大学文凭已是基本的门槛了。更不用说,快速增长的硕士生、博士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所有的这些都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更见证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福音,更是中国农村的福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05cf3b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