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如何操作

2023-02-13 12:3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博物馆研学如何操作》,欢迎阅读!
博物馆,操作,如何

博物馆研学如何操作



博物馆作为对民众开放的公共机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已经是课外活动的新常态。借助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让学生在研学体验中体验式学习,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博物馆研学活动课程设计7步法



首先,要理清研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研学课要让学生学到哪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深度是截然不同的。其次,以何种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达到教学目标。我们认为,课程的设计应该分为7个环节:课前引入、场景讲解、思考探究、实践体会、交流分享、知识拓展、回顾总结。

01课前引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精彩的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引入语言。面对低龄段的可以用儿童化的故事情境来引入。面对初高中学生可以使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入。引入时间不宜过长两分钟之内即可,导入之后就可以进入正题场景讲解。

02场景讲解

研学的本质是学,因此在博物馆教师不能照搬给普通游客的讲解词。在多个场景中穿梭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吸引而失去对教师的专注,声情并茂的同时略带些夸张,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该设问的时候要设问,该提问的时候要提问,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参观去思考,而不是走马观花。学生们的知识增长往往来源于好奇心。一个引发思考的小问题可能会给孩子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因此教师必须在设问上下足功夫。

03思考探究

单纯的讲解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必须深入思考才能探寻知识的脉络。文物是远去的历史,其时代背景和孩子们的生活相隔太远。孩子们在场景讲解之后肯定还有不少问题。可以给孩子们自由提问的时间。由于孩子们的思维各异,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较为丰富的经验,才不至于被陌生的问题难倒。这也是非常考验教师素质的。在此环节也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当小小老师来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活跃气氛,增强趣味性,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欢快的氛围中融会贯通。

04实践体会

此环节是利用博物馆的现代设施比如3D影院,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的可以设置让学生亲自动手的项目,比如推石磨等。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事先进行角色练习,研学的时候穿上古代服装现场饰演不同角色,进行审案体验。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而不是让孩子当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们在实景扮演中会体会到古代的官民关系和封建制度的等级森严,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05交流分享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本次研学的心得体会,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让学生回到学校之后再进行。在博物馆进行的好处在于,趁热打铁,在周围的环境氛围下进行分享,会加深印象,有更佳的学习效果。

06拓展知识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本次研学尽管即将结束,但是对学生来说以后的学习之路还很长,启发性的有深度的相关知识的扩展会带给孩子深度的思考。扩展知识可以给孩子铺垫更广阔的成长之路。

07回顾总结

本环节是照应开始的引入,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几句话把本次研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为博物馆研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博物馆研学应注意6大细节



一堂效果出色的研学课在注重环节流程设计之外还应该注重具体的细节,细节才是打动学生的关键所在。博物馆研学应该注重以下细节:

1、考虑学生需求

在设计研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尽量改变单一的讲述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体验式学习的效果远远好过填鸭式学习法。老师尽量少讲,能让孩子讲述的让孩子讲述。研学的博物馆不应该是沉默刻板的地方,应该变得有趣生动,成为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2、明确角色定位

优秀的老师要有角色意识,之前的导游要变身为教师。老师还需要进入角色,用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们流连忘返。老师还要认真备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问题。太难的问题,无人理解,也就毫无意义,太简单的问题不能引发思考也没有价值。要让孩子们通过思考自己寻找答案。

3、课程简繁得当

对于导游来说,一言堂固然熟门熟路,但是要想提高研学效果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讲授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以体验活动为主,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研究。抓住重点,不必走马观花面面俱到,根据研学课程的内容,在重点的地方下功夫让孩子们有所收获,而不是简单的一日游。

4、重视互动交流

导游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师培训。对教学的套路不是很熟悉。变身为教师后应该注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比如,有需要朗诵的诗词对联,让学生读比自己读效果要好,男女分组读或者小组读的形式又比学生自己随便读的效果要好。另外对于孩子们的表现要及时地给出正面评价。对于回答不是很好的孩子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5、现代化课件制作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要的。在环境讲解的时候借助生动的课件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收获。课件应该多图片少文字。一页幻灯片上面的文字不要超过五十个字。如果是满屏文字,那么这样的幻灯片和教室的黑板就没有区别了,学生失去兴趣,研学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事先播放,征求多方意见再进行修改,精益求精。

6、做好安全保障

青少年生性好动,而博物馆不同于校园,可能会存在一些导致安全隐患的地方,比如光滑的台阶、低矮的屋檐。作为一名研学旅行的主导者,博物馆的教师应该对研学过程中的路线烂熟于心,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提醒孩子们注意。另外还需要反复强调纪律要求,不能在博物馆内嬉戏打闹。保证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1d8684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