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2-04-02 07: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开课,下册,教学设计,认识,年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组合图形,你们能认识是什么动物吗? 师:出示课件组合动物图。 师:这是什么动物? 生:小鱼

师:小鱼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

师:右边这些图形有哪些相同点? 生:

师:左边的圆有什么特征?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圆方面的知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认识圆、画圆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 生:

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圆? 课件展示

师:你们都认识了圆,你们画过圆吗?想一想怎样能画出圆? 生:

师:老师也有一些画圆的的方法,想看吗? 课件展示画圆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我们就用圆规画一个圆, 学生画圆

生介绍画圆的方法。

师:你感觉到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课件一些图形 生:

师点拨: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三、自主探究研究特征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自学书本96

2、师生共同认识圆心、直径、半径,(板书圆心、直径、半径, 3、生在自己的图上标出圆心、直径、半径 B C o A r d

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 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BC 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4、合作交流完成学案内容 课件出示例3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根据准备好的圆,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同桌交流。 (设计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关系,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总结,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画画、量量、折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反馈练习 1、出示“练一练”

2、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 3、练习十八第一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4a2ff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