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含义简介介绍

2022-10-15 13:5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夏节气的含义简介介绍》,欢迎阅读!
立夏,节气,含义,简介,介绍

立夏节气的含义简介介绍

立夏节气的含义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头的日子。立夏季节中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建始也;夏,假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立有开头的意思,因此立夏便代表着夏天的开头,同时也表示即将告辞春天。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上升,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在天文学上,〔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头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渐渐变成夏季星空

立夏季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夫抓紧耕作。

总之,“立夏”只是夏天快要到来的预报,并不是意味着“入夏”。气象学对于入夏的标准是:若一个地方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


22℃以上,才能确定为夏季开头。“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因此在立夏,南方能够感受到气温不断上升,而北方虽然气温适合然而枯燥的气候还是会令人觉得不适。 夏天会特殊热吗

夏天确定是有高温天气的,究竟就往年的数据看夏季仍旧会很热,尤其是在三伏天期间,平均温度为35℃以上。夏天高温消失在78月之间,但详细的要看地方。不过就往年的统计看北方需要100天左右,南方需要5个月或150天左右,而在这些天气中夏天三伏天是最热的,就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期间。 立夏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止开头时间是716日一824日共40天。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天,初伏始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末伏始于〔立秋〕后第一一个庚日,初伏和末伏中间就是中伏的,10~20天不等。在我国的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消失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肯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改变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都会有所差异。 2022初伏时间:716~725; 2022中伏时间:726~814;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73fcc6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