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022-09-11 08: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欢迎阅读!
舞蹈,幼儿,措施,有效,提高

试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教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部分。 关键词:幼儿 舞蹈教学 教学质量 措施

舞蹈教学是通过舞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传授、指导和启发,通过舞蹈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舞蹈的系统知识与技能,提高对舞蹈艺术欣赏与创造的能力。随着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素质的全面提高,纷纷让孩子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其中儿童舞蹈的训练更是受到了家长的青睐。

一、树立幼儿自信心,这是培养幼儿学习舞蹈兴趣的重要途径

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只要教师用点赞许的眼光或口吻进行鼓励。如点头、微笑、拍手、伸拇指等,对幼儿都能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舞蹈犹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创作出幼儿喜欢和接受的舞蹈,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在教学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既能保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又让他们不会因太简单而感到乏味,也不会因太复杂而感到缩头缩脚。 二、引导儿童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造素材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儿童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儿童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以前我们做各种动物律动往往采用一种固定的动作,如小猫捋胡子、小狗耷拉大耳朵等。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时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如小兔律动,大家多以双手竖耳朵、蹦跳来表现。全班三十多只长耳朵兔一起跳来跳去,虽然动作对了,形象也表现出来了,但缺少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我就在儿童自编小兔律动时引导他们观察小兔子的三态。形态:长耳朵,短尾巴,前肢短,后肢长;动态: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偶尔还会站起来;神态:东张西望、机警、灵敏。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儿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点揉合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有的儿童双手立于头上做长耳朵的动作,有的儿童双手交叠于臀部做短尾巴的动作,还有的儿童上屈肘在胸前做兔子站立状,眼睛还机警地左右看,生动可爱,活灵活现。 三、舞蹈要有动有静,动静交替

就是要有可舞性。教师要用舞蹈思维的方法去研究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选择那些适合舞蹈的生活事件或现象进行表现。是相对而言,一部成品舞蹈不能让幼儿不停地动,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队形图案、亮相等相对静止的动作。这样表演既可以让幼儿有片刻的歇息,又可以使舞蹈变化有致。舞蹈的动作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表达幼儿的情感,舞蹈动作的设计要以幼儿的生理特点为前提,不让幼儿做大的跳跃动作,不让幼儿做控制性强的动作,不让


幼儿做连续激烈的动作。在创编舞蹈时要以一两个动作作为舞蹈的主导动作,辅以队形、角度、位置等的变化,这样做,不变之中有变化,不但幼儿学起来容易,而且简单的变化也满足了幼儿求新求异的心理。例如:舞蹈《快乐的小鸭子》就是以小鸭走步为主导动作,再加上小鸭张翅小鸭抬头小鸭迎风等辅助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在河边嘻水的生动场面,表达了小鸭子幸福成长的愉快情感。

四、舞蹈教学要和游戏做到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与舞蹈训练的积极性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在上基训课时,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坚持不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学进度,如果教师在这时能随机应变地把基训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模仿动物神态,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甚至还不愿意下课。就像在学习新动作一样,若只是一、二、三、四按节拍做动作,孩子们就会厌倦、疲劳,如果把动作融入游戏中,这样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参与舞蹈训练的主动性。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孩子们的节奏感,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善于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儿童舞蹈。在儿童舞蹈活动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儿童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b87e17df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