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_全诗赏析

2022-07-28 19:0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_全诗赏析》,欢迎阅读!
诚臣,板荡,疾风知劲草,全诗,赏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_全诗赏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_全诗赏析 《赐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赏析1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赏析2

李世民以本诗送给萧瑀,述说忠臣的定义,并对萧瑀作了肯定。 唐高祖李渊在位后期,他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帝位,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

1


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和肯定,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正是由于唐太宗这么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诗中引用了“疾风知劲草”才使得这句话流传千古,成为了至理名言。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2f7f69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