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和研究

2022-04-11 23:2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和研究》,欢迎阅读!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独”非不可解

官九莲



从我国1979年开始颁布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已经有37个年头了。我国颁布独生子

女政策控制人口的目的已经达到。然而伴随独生子女政策而来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依然是一个大的难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存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我们应该注意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的重大影响。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克雷特所言:“不仅语言、民族习俗、社会经济、个性品格、技能技巧,甚至是知识之大部分均源于家庭,许多教育和学习的事实都发生在家庭之中。家庭是孩子爱的港湾,同时家长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今天的中国,寒门子弟考上中国顶尖大学的比率不断下降,除了资源分布不公的问题之外,家庭教育模式和方法的优劣高下也是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我国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有何特异性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家长和子女。

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文化要求更高,根据湖北省三城市的问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子女达到本科以上程度的比例高达66.7%其中44.4%的家长期望达到研究生以上的文化程度。用一句话概括即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主流要求是本科以上。而反观非独生子女的家长,只有39.2%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达到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79.7%的家长的期望是大专以上,即非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子女的文化程度要求主流是大专以上。非独生子女家长与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职业要求也具有较大差异。独生子女的家长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科研(15.6%,金融类工作(12.7%,教师(12.2%。而非独生子女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教师(22.7%,军人(18.7%,金融类工作(10.7%。最后,从教育方式和相处模式来看。在教育方式上面,独生子女的家长比较尊重孩子的想法,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教育女。例如:在认同“与孩子讨论问题,谁有理就听谁的”这个观点的比例上面,独生子女家长有91.7%,非独生子女家长占了80.1%。在对待亲子关系的态度上,独生子女家长有93.4%以上的认为孩子有出息比自己事业成功更开心。这一比例在非独生孩子家长上为85.7%

综上我们很容易发现,独生子女的家长较非独生子女的家长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第一,


家庭教育占生活中心比重过大,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期待过高,给孩子过大压力。第二,过度溺爱孩子,在民主和家长权威中难以做到平衡,不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独生子女这个群体较非独生子女也具有显著特点,根据安徽农业大学研究显示的数据表明:独生子女做家务劳动的比率(26.4%)远小于非独生子女(43.6%。独生子女独自处理事情的比率(48.8%)小于非独生子女(56.8%,与父母关系亲密的比率(80.4%)大于非独生子女(68.2%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独生子女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弱于非独生子女,常常还要依赖父母做出决定,挫折耐受力低,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心灰意冷,设法逃避。第二:认知结构片面化,独生子女在家中一直处于一种被“无条件关注”的状态,家长对孩子过分放纵,忽略了对孩子善恶对错的标准,无条件的对其要求给予满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欣赏的态度。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心态是“因”,孩子的行为和态度是“果”。从独生子女的家长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孩子缺少成长伙伴的情况。传统的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关系转变为:夫妻,父子,母子的关系。父母往往为了补救这种不足就去扮演一个孩子的伙伴的角色,虽然这种扮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家长和兄弟伙伴还是有极大区别,孩子不能真正将家长当作自己的伙伴去和家长分享初恋和追星的心情,家长也不可能虚情假意的假装喜欢摇滚和破洞牛仔裤,孩子在内心深处对成长伙伴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且,这种扮演会成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它会引发家庭在责任、孝敬、尊重等伦理方面的偏差。家长在扮演伙伴的同时减少了家长的权威性,以后若是对孩子有强制性的要求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剧烈反抗。由于长期受“养儿防老”和“光宗耀祖”思想的影响,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更加严苛标准也更高。在现实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学生家长根本不考虑现实情况,一味的将孩子当作“顶尖人才”来要求和培养,这种不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盲目高要求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随着家长对独生子女投资的金钱和时间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会生成一种我对孩子具有“发言权”和“支配权”的错觉。一旦孩子没有达成预计的目标还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不断的反馈给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和敏感。独生子女缺少成长伙伴的同时也说明缺少竞争对手,由于所有的资源都是独生子女拥有,所以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不懂感恩,不求上进,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珍惜的性格。


上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独”引来的问题,因为“独”所以过分期待,因为“独”所以过分要求,因为“独”所以过分重视,因为“独”所以资源集中,因为“独”所以没有竞争。

那么如何解决家长心中孩子是唯一希望的这种错误扭曲的心理,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不“孤独”也不“独特”?要解决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同样要从“独”的角度入手。

家长要明白孩子不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也不是显示自己能力的标签。他们要明白孩子是独立于自己的也具有自己的思想的一个生命体,不应该过度将自己生命的意义附加在孩子身上,更不应该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加倍的关注,期待和要求。应该遵循适中原理,不过度期待,不过度关心,不过度宽容或者不过度严苛。解决孩子孤独感的问题可以通过引进竞争对手(伙伴)来解决。可以组成独生子女联盟,化小家为大家。例如: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两个或者以上的家庭联合起来郊游,或者给同龄孩子创造共同游戏和学习的机会,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渐渐产生资源的稀缺感,从而为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竞争(伙伴)关系。以及偶尔在适当的时候让独生的孩子体验失宠的感觉,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珍惜心。也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日后才能更好地独立做出选择,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解决家长对“独”的恐慌和孩子对“独”的寂寞,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准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7e9ce9f78a6529657d53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