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023-03-11 0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欢迎阅读!
引导,思维,自主,利用,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作者:陈应运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5

【摘要】 ;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思考,获得探索知识的感悟。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掌握方法与技能,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148-01

语文阅读难,阅读繁,阅读无味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现,学生阅读积极主动不强的原因归结如下:其一,阅读乏章法。学生极少预习,即使预习了,也是草草地将课文看一遍,连基本的内容都没有总结出来,而在复习中,也不知道复习什么,看到哪里就是哪里。其二,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思维僵化,学生渐渐地发展为应付学习,现代语文教学更需要审美性与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然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其三,学生意识上偏差。有部分学生觉得语文不如数理化一样有直接的挑战性,有问题性,并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学习。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由其组织性,方法性,引导性与科学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除了要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对于阅读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导先行,变教师讲为学生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问,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思维导图提示学生应该怎么学,应该学哪里,逐渐放手,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实际性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思维,让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进行单元教学前,笔者利会将该单元的阅读要点罗列出来,让学生对该单元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不知觉就牵动了学生思维。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部分散文阅读,因散文语言的优美性,内容分散,作者情思渗透其中,需要多多朗读以细细地品味。思维导图就罗列了知识性学习要点,提示散文阅读要有感情朗读,要结合想象而进行审美性阅读,如此让学生明晰阅读思路,掌握方法。同时,在具体课文中,通过思维导图将预习指引和复习指引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预习,复习,一方面学生得以提高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效率,同时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养成了自主思考的习惯,在教师上课前就将问題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专注地听讲,并积极与老师讨论,构建了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 二、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信息加工能力

如前文所述,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教给学生阅读思路以及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倡导学生自行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的结果呈示出来。阅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在做出思维导图时必须将课文内容进行总结,理清内容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将课文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而根据老师给出的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则是学生逆向思维的过程,学生根据提炼的内容去分析,验证,求真,这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如在在和学生学习《新闻两则》时,在第一则学习中,笔者就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而对于第二则新闻,则让学生顺着该思路进行自主学习,由学生将所总结的内容分享出来,学生就基本理清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根据新闻主要组成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分析新闻,也起到了同样的对课文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效果。

如在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这一篇散文时,有的学生就将利用箭头,将提炼的内容按时空的顺序链接起来,体现了这一滴水的旅程,过程清晰分明,又准确突出了课文内容脉络,体现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内容提要之后,按照思维导图细细品味文章的内容,感悟到了文章生命礼赞与作者微妙的情思。如此引导学生深潜入散文的世界中,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主动性。

三、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阅读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而运用思维导图,一方面解决学生方法性、学习方向性问题,另一方面,以各种组织结构图,图形图案,将文章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语文阅读学习不再是一个单纯文字理解的过程,可以呈现艺术美学,让学生领略阅读中美学艺术的同时,又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分析阅读文本。同时,也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时,由思维导图清楚地将阅读的重点、难点、疑惑点标记,使得后续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如笔者班上一位学生,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将苏州园林的风貌以简单的图画和注释展示出来,文转化成画,别有一番滋味。同时,用特别的字体标注苏州园林突出的特点,盖上书本,通过该学生的图画,一幕幕场景就浮现在脑海,学生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启发想象的效果,引得其他学生纷纷效仿,别有趣味性,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增添阅读趣味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 ; ; ]

[1]吴康概. 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J].智育广角 201702): 75-7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9b58f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