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部编版(含答案)

2022-03-21 14: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部编版(含答案)》,欢迎阅读!
必读书,下册,试题,语文,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一、阅读任务 阅读《三国演义》第六十一至一百二十回。 二、名著导读 1【提取信息】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刘备使用的武器是( ),张飞使用的兵器是( ),关羽使用的兵器是( ) A.双股宝剑 B.青龙偃月刀 C.丈八蛇矛枪

(3)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是谁( ) A.关羽 B.甘宁 C.张飞 D.夏侯惇

(4)一次,当关羽受伤时,为他刮骨疗伤的大夫是( ) A.扁鹊 B.刘备 C.华佗

(5)“三顾茅庐”出自哪个故事?( )

A.刘备拜见诸葛亮 B.诸葛亮拜见刘备 C.诸葛亮拜见曹操 (6)“赤壁之战”中,是由( )

A.关羽向曹操诈降 B.黄盖向曹操诈降 C.张飞向曹操诈降 (7)“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 )说的。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8)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刘备—三顾茅庐 孙权—割须弃袍 B.张飞—单刀赴会 周瑜—草船借箭 C.诸葛亮—空城计 关羽—温酒斩华雄 D.周瑜—借东风 赵云—单骑救主 2【提取信息】把下面人物的姓名和对应的字连起来。想一想,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赵云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周瑜

孟德 云长 翼德 公瑾 子龙 孔明 我发现:人物的姓名和对应的字之间意思________(相近 相反) 3【整体感知】填空。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深入人心.后来,我们常常把智慧的人叫作__________,量窄的人叫做________忠厚的人叫作________性烈的人叫作________奸诈的人叫作________昏庸的人叫作________ 三、精彩片段 第九十五回(节选)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整体感知】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敌我力量悬殊。 B.敌军来势凶猛,我军没有任何准备。 C.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 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3【解读信息】按情节发展,上文节选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写了__________中计和__________释计。 4【解读信息】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1)“笑容可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抚掌而笑”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拍手大笑”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取信息】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请指出下列两组对比的作用。 司马昭与司马懿的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官“无不骇然”与孔明“抚掌而笑”的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鉴赏】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故事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读书阅读训练四答案

二、1.(1)C (2)A C B (3)A (4)C (5)A (6)B

(7)B (8)C 2.赵云子龙曹操孟德诸葛亮孔明关羽云长张飞翼德周瑜公瑾相近3.诸葛亮周瑜鲁肃张飞曹操刘禅

三、1.诸葛亮巧施空城计 2.D 3.司马懿 诸葛亮 4.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是紧张的笑

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 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司马懿的笑 5.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以众官的惊慌失措突出了孔明的大智大勇。 6.示例:诸葛亮借东风 诸葛亮知识渊博,通晓天文,推测出东风到来的时间,大破曹军,令人钦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a8bbe9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