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教师权威

2022-12-12 04:2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塑教师权威》,欢迎阅读!
重塑,权威,教师



重塑教师权威

【摘 要】教师权威在学校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缺少教师权威不利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教师权威问题进行合理的审视与分析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民主和自由,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权威;教师权威;师生关系;制度

一、什么是教师权威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领域中最细致而又最缺乏研究的一个问题是人对人的权威问题,是年长者对年轻着的权威问题。教师权威指教师所拥有的使人信服的力量,它首先是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其次这种影响理必定是学生的积极认可,内心的信服。由于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权威被误解为权力,许多学生完全将教师当做学习的控制者,对教师的遵从完全出于恐惧心理,而一旦这种恐惧心理消失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教师权威和教师权力得到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中校长用残暴的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却让问题越演越烈,新来的音乐老师马修对此感到震惊,他在乐谱上写下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用纯净的音乐解脱了孩子们身心的束缚,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中大的影响。马修因学校失火被开除时,窗口飞出了孩子们对马修祝福的纸飞机。马修用仁爱、宽容这类人性善良的本质使学生信服,学生从音乐中得到了爱的教育



由此可见,教师权力与教师权威是完全不同的,拥有教师权威的老师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权威存在的意义

在西方教育中,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信奉教师就是产婆其任务在于帮助学生生产新思想、观念。在东方教育中,教育被理解为对学生肉体、情感的人格熏陶、品质感化。学生的向师性倾向决定了拥有教师权威的老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就社会而言,教师权威对社会的影响更是不言自明的,良好的教育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重塑教师权威

教师权威的重塑是一个系统化大工程,在此,本人仅就相关的几方面做简单的探讨:



(一)社会途径——保障教师权威




1.文化传统

有尊严感的老师才会有强大的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拥有教师权威。因此在中国古代我们需要尊师重教,而今我们仍需要提倡这一文化传统,塑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地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对学生任意的打骂、体罚、强迫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恶。师生互相的尊重,才会使教师权威发挥作用。



2.规范教师权力

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权力和教师权力怎样合理行使都影响着教师的权威。重塑教师权威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教师权力的合法性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对教师的权力进行合理的规范,从制度上保证教师权威,为教师树立权威奠定客观基础,也利于防制教师权威主义,保障学生的主体性自由。



(二)教师自身重塑教师权威——根本途径

1.重建教师角色理想

千百年来,教师的角色理想几乎被定为在传承文化、培育下一代的工具上,教育工作局限于传递。身为教师,应当享受因教育本身所带来的快乐与尊严,而不是仅从社会贡献角度认识教师价值,将教师的外在依附的价值转到内在生成,树立教师角色理想。



2.适应网络社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对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各方面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师权威的重塑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网络社会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的中学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能与网络接轨,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老师往往能创造出于学生更多的话题,赢得学生的信任。



3.提升教师的素质

不管我们的环境和制度如何影响他人对教师的评判,教师对学生实际影响力最终还是来源于教师个人素质。教师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知识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理解学生越彻底越有教学权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从根本上建立自己的教师权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让学生对其传授的知识产生信服感,满足学生需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修养。教师需要掌握的不仅是本体性知识




即学科知识,也需要掌握条件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需掌握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教学经验。教师知识的渊博才不会被学生瞧不起



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教师应当注重从各方面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去感染学生,学生喜爱自己,从而信服于自己的权威,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叶澜.“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张杰.教师权威重塑的第三条道路[D].山西:教育科学学院,2011.

[6]陈婉婕.现代教师权威的建立[J].黑龙江学报,2012315.

[7]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cb2c01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