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考试内容

2022-12-16 21: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危机管理考试内容》,欢迎阅读!
考试内容,危机,管理



名词解释(9630分)

1.危机管理: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2.识别危机:通过危机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认识和辨别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 3.危机决策: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4.危机公关5S原则:是指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原则。其包括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

5.群体盲思:在危机决策中,人力资源紧缺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高水平决策者的缺乏。特别是在危机情境下,因某些特殊的决策环境组合,会使决策团体的内在群体压力升高,而使此决策团体的心智效能、检验真实的能力及道德判断受到破坏,此种情境即是群体盲思。 6.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7.危机:指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作出迅速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

8.“海恩法则” 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9.危机预警:危机预警主要是指人们对危机的认知,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以及在认知基础上构建的预警系统。指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态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

简答题(6440分)

1.我国危机4R危机管理理论



- 1 -




主要内容为(1)减少(reduction)(2)预备(readiness)(3)反应(response)(4)恢复(recovery)具体可以解释为:

减少力:危机预警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 预备力:预警系统的功能压力防范工作;

反应力:危机来临时的策略,危机的沟通,危机管理,决策制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反应可以分为四步:确认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总结危机; 恢复力:一是形象恢复和提升,二是危机管理后的总结。 2.我国危机决策的改进措施

1)转变危机决策观念;2)优化危机决策组织机构;3)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4优化决策环境;5)编制危机应急预案。 3.什么是有效危机管理

有效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方面:1)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2)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3)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4)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危害。 4.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

(1)预见功能。通过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特定指标的研究,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这种预见性功能是危机预警的首要功能,该系统中的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2)警示功能。通过对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特定指标的监测,政府可以将有关信息和结果向相关部门或社会公众发出警示,发挥导向功能。

(3)减缓、延缓功能。对于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实际上许多危机的损害程度和规模之所以最终导致到难以收场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一些危机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比如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自然灾害,对此就只能尽可能地利用已存在和潜在的条件来尽力减缓、延缓其发展的速度,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避免危机的扩大和升级。 (4)阻止、化解功能。对于许多现实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相应的阻止和化解,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防范了未来危机事件的爆发。这是预警系统中的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

5.政府应对危机的原则

1)时间性原则;2)效率性原则;3)协同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5)合法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7)程序性原则;8)适度性原则。 6.我国危机形态的特点及原因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ea3135a76e58fafab003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