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刘禹锡注音

2023-01-23 18: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词刘禹锡注音》,欢迎阅读!
刘禹锡,注音

秋词刘禹锡注音

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下面小编整理了秋词的注音,欢迎阅读收藏。

秋词 刘禹锡

Zì gǔ féng qiū bēi jì liáo ,

Wǒ yán qiū rì shèng chūn zhāo .

Qíng kōng yí hè pái yún shàng ,

Biàn yǐn shī qíng dào bì xiāo 便 . 【注释】

1.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2. 逢:遇到。

3.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4.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5. 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6.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朗读节奏划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寂寥, 我言/秋日//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碧霄。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


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翻译一】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翻译二】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facfc4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