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苹果”换真“苹果”并牟利的行为定性

2022-05-31 23:5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假“苹果”换真“苹果”并牟利的行为定性》,欢迎阅读!
苹果,牟利,定性,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假苹果换真苹果并牟利的行为定性

作者:潘基俊

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2017年第09

一、基本案情

20153月初,李某与左某用假的不能开机的NPO苹果手机换取真苹果手机的方式实施诈骗。由左某负责低价购买假的不能开机的NPO手机,李某负责用他人身份证或其指使他人制作的假身份证先行在苹果手机官网预约维修,随后组织人员持事先备好的假NPO手机到苹果公司某直营店以不能正常开机为由要求换取苹果手机,苹果公司经检测后误认为部分NPO手机符合保修规定而予以更换正品苹果手机,二人将换得的正品手机进行销售以牟利。201535日至案发,李、左等人通过上述方式共换取苹果66PLUS手机3000部,其中有200部因不符合更换条件而被退回。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认为,李、左等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主要有二点:第一,NPO的英文全文是“no power on”,系不能开机的苹果手机的统称。案件中行为人所使用的假手机也属于NPO手机,符合苹果公司NPO手机更换新机规定中NPO的称谓。而苹果公司本身就有正常的NPO换机业务,故不能将行为人所实施的换机行为定性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行为。第二,行为人先后向苹果公司直营店请求更换手机共计3000部,其中有200部因未通过苹果公司的内部检测而被退回,说明苹果公司有相当的检测实力能够检测出不符合公司NPO换机规定的手机。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的欺骗行为并不足以使苹果公司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

第二种意见是认为,李、左等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且构成诈骗罪。主要有三点理由:第一,虽然NPO手机统指不能开机的手机,苹果公司也有NPO手机更换新机的规定,但依正常理解,苹果公司所称的NPO手机显然是系由其生产的因质量问题而不能开机的手机。而本案中,行为人使用的皆为其在市场上购买的假手机,行为人以假手机骗取新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当然是刑法所规定的诈骗行为。第二,苹果公司因内部检测不能准确辨别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手机,误认为符合NPO手机更换规定的情况下又提供了换机服务,系典型的被害人因受骗产生错误认识处分财产的行为。第三,行为人通过低价购买假手机换取苹果公司的新手机,而后倒卖赚取其中差价,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三、评析意见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详解NPO苹果手机的实质——行为人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14993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