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黄圩的成圩史

2023-02-01 16:3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滁州黄圩的成圩史》,欢迎阅读!
黄圩,滁州,成圩史

滁州黄圩的成圩史

——张如奇

滁州市有个黄圩乡,黄圩乡因境内黄圩而得名。黄圩,面积2.05万亩,是滁州市南部南谯行政区内较大的一个圩圈。黄圩南邻滁河,北抵丘陵山地,中部广袤平展,水网纵横密布,以盛产水稻、油菜、家禽和鱼类闻名省内,素有滁州“鱼米之乡”之美誉。黄圩的成圩历史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它是明洪武初年建成,并以其曾名“皇庆圩”为例,认为是成圩之后明洪武朱皇帝亲自前来庆贺,因此有名“皇庆圩”

对于黄圩的成圩历史,我们专门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宋、元、明三代各地大量圈圩的历史成因,以及黄圩本地的一些民间流传,发现黄圩成圩的时间应在元代皇庆年间,公元1312年和1313年之间。

说到黄圩成圩史就不能不说到滁河。黄圩一侧的滁河,古代称“涂水”,以后又称“涂河”,直到唐代才称名“滁河”。从“涂水”到“滁河”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漫长过程。涂水在没有人为管控之前,是一条天然水流,它无拘无束地任意流淌,只要能向长江,沿途低洼的地方都是它纵横驰骋的水道。那个时候的黄圩仅仅是涂水水道的一部分。因此,黄圩没有成圩以前,其历史是与古代涂水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涂水经历代修整,不断加高河堤堤岸,水流被管控在一条弯曲的河道中行走,原本宽阔的天然水道就成了荒滩草泽。到了唐代,随着人口增加,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尝试在这些荒滩草泽上开荒垦田,种植水稻。黄圩有个“塘堆古城”古城里有“官仓院”。据考证,城是南唐时期所建;“官仓”是收缴当地农户上缴国库的粮食。从古城周围发掘的唐宋墓葬看,当地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人在此种田打粮。

最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参知政事,他推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变法”革新。在农田水利方面,强调重视河渠治理,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围水造田”,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向自然要粮”。虽然涂水流域不少荒地已经被圈圩造田,黄圩却因面积太大,地处滁河腹地,水利难于治理,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但这一时期,对滁河水利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黄圩圈圩的条件逐渐趋于成熟。

到了元代,忽必烈统治中期,社会稳定之后,开始注重农业的发展。地方总管由蒙古人担任,但事务官多任用汉人。知州一律兼任地方“劝农事官”,并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生产情况。河流水利治理则有“都水监”和“河渠司”掌管。黄圩于此时整修滁河堤岸,平地起土人工挑筑圩堤,形成今天两面抵山、一面邻水、四周人工筑堤勾连的黄圩圩圈雏形。

元代承袭宋代圈圩的历史习惯,对于公私圩堰各有命名。私人集资修建的圩圈以个人人名命名;官修公管的圩圈则以圈圩当年皇帝的年号命名。因此,元代皇庆年(公元1312——1313年)修建的黄圩当时就叫“皇庆圩”

黄圩乡张樊村有个“大寺里”,位于今天黄圩乡张樊村史记大山最高处。当地人流传,村庄又名“鞑子里”,是蒙古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其实,这个传说有一定的来历。元代皇庆年开建皇庆圩,蒙古人于此监工、处理地方复杂的民间事务,办公和居住即在此大山最高处,属于临时性“衙门”。名“大寺理”意为“大事理”。元代统治者将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因此,元代黄圩的“大寺理”是当地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1984年修纂的《滁州市地名录》,上面也这样记载:大寺吕——9户,传说元朝时,有个蒙古人统治此村,后在此长期住下去,人们称蒙古人为“鞑子”,后传为“大寺里”

元代的皇庆圩由于地方人口稀少,初修的圩堤与滁河河岸一样低矮疏松,雨季受滁河河水浸漫,叠遭水患,加上元末战乱四起,元代的皇庆圩并没有给元朝政府带来多大的农业收


获。直到五十多年后的明代洪武年(公元1368年始)黄圩才得以在元代圩堤基础之上加宽加固规范整修,成了能够种植水稻、油菜的京畿粮仓(明初都城设在南京)

在元代修建“皇庆圩”到明代洪武初年的这五十多年时间里,皇庆圩实际上是处于时涝时旱的荒芜状态。围土筑堤后的皇庆圩圩圈内,滁河枯水季节,圩内是芦苇丛生如茂密的丛林,高低不平的圩区是一片水浒沼泽,燕子、水鸟在其中觅食繁育后代,可谓乐在其中。在这五十多年时间里,皇庆圩被当地人称作“燕子湖”,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圩内鸟雀成群的热闹景象。

黄圩成圩以后,脱离涂水母体,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一个围城,与滁河相依伴,它的历史变的主体个性。但滁河的阴晴饱暖依然牵动着黄圩的脉动。只要滁河发大水黄圩就要受水灾,滁河一漫堤,黄圩就要破圩。直到解放以后,黄圩逐渐实现了电力化抽排水机站,又在黄圩圩内人工挖掘了纵横排涝干渠,使黄圩水网合理化。滁河黄圩段8.6公里范围内1960年分别修建了解放坝、黄沟、河沟、芦庄四大排灌站及赵桥、陈葛、山头三大排灌站,这才实现了两万亩黄圩的旱涝保收。

黄圩成圩的历史实际上是滁河水治理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有效利用自然的发展史。昨天的“皇庆圩”之所以变成今天的“黄圩”,也是黄圩成圩历史的一部分。元代的皇庆圩经过当地人口口相传演变成后来的“黄庆圩”甚至“黄记圩”。再往后,人们干脆将“黄庆圩”或“黄记圩”简称为“黄圩”。就这样,今天的“黄圩”完全替代了昨天的“皇庆圩”,从而使人们淡忘了原来黄圩还有这么一段成圩历史。



2018512日截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212b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