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晋文公攻原》比较阅读及答案

2022-10-20 04: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刿论战》《晋文公攻原》比较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论战,答案,比较,阅读,曹刿

《曹刿论战》《晋文公攻原》比较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乙】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于是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②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于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④成教也。”遂烹彘也。(节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人:卫国人。③知:思考和判断能力④成:正确的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期十日(约定)B.公将鼓之(击鼓)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监狱)D.不去,是亡吾信也(失去、丢掉)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妻于市来

A.战于长勺B.舜发于畎亩之中

C.左右于是谏曰D.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先详细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再简单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B.【乙】文中,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文公坚守诚信的品质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C.【甲】文让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必须运用智慧和计谋,寻找各种对己方有利的战略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才能够取得胜利。

D.【乙】文通过两个故事告诉人们,不管是在治国层面,还是在家庭教育


面,我们都应该有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13)把“文言文阅读”文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3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

②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参考答案:

10C.:案件11B例句中的“于”与B项中的“于”都是介词:从、自。A项中的“于”:介词,在;C中的“于”介词,与“是”一起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D项中的“于”:介词,在……中。12A“详细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错。详细写的是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简单写的是曹刿跟乡人的对话。 131)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我)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2)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并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说:(晋文公)攻打原国获得了卫国,是他能守信啊!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36313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