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022-07-11 13:0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欢迎阅读!
生活,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者:贾贺博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第08

2012年,学校启动了整合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探究项目,开始了调整课程结构的实践探索。学校在初中年级将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与科学类课程整合,将研究性学习、历史、地理整合,初步形成了以实践、实验、探索、创新思维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素养发展课程,以及以博物馆和地域环境考查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践发展课程。 1.中学

我们突出强调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加强观察、实验、制作、参观、调查等做中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力。我们设计了覆杯实验、虹吸实验、植物种植、身边的指示剂等趣味实验,让全体学生经历和体验在中学科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的科技制作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开设了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随时做实验,随时研究。我们通过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在探究、应用过程中体会概念之间的联系,深化认识和理解。 2.在社会大课堂中探究

我们将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校将这些课时集中统筹安排使用,每月一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接触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如参观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等。每一次参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是教师们精心准备的:根据参观的内容,不同学科分别制定学案。学生们参观时都带着任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参观;不同学段制定的学习内容不同。 3.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学校的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力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规律,同时,我们还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将了解到的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体会科学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学生们认知特点,我们分年级进行了五谷装饰画”“校园内植物说明牌”“翻滚的胶囊”“向上爬的椎体”“校园地图”“简易气象观测仪器等跨学科的主题设计、制作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科学知识制作作品,制作要求是原理清晰、外观美观。我们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而且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41be7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