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陋室铭》

2022-12-10 17: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陋室铭》》,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陋室,语文,年级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陋室铭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陋室铭》这篇课文是作者为自己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的一篇铭文,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本文具有铭文“博约而温润”的特点,夹叙夹议,立意高远。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朗读已经并不陌生,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而且语句读来又琅琅上口,因此在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朗读的同时也应使学生能当堂成诵。其次,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文言文,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了解“铭”和一些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技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被赶出了朝廷。十年后,写了一首惹祸的诗又被贬到连州。一贬又是十四年。他就是刘禹锡。这篇《陋室铭》就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为他既小且陋的居所写的一篇铭文。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二、反复朗读,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 2.请一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试着正音,判断停顿是否得当。 如“馨”“牍”的读音要注意。

3.同桌合作,通译全文,质疑问难。老师巡视,解决疑问。有代表性的问题可在全班集体明确。

积累重点词汇,翻译重点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言,体味情感

1.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但知府却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这小屋也就是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可刘禹锡认为小屋简陋吗?文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作者的品德高尚,不是鄙俗之人。请找出文中具体体现作者“惟吾德馨”的句子。

环境清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趣味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品析语言,体会作者身居陋室的情感。

乐观、淡泊、闲适、自在。如“可以调素琴”中的“可以”“调”流露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自得,颇有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神韵。

4.我们是否能由此推断,刘禹锡已经决意在这陋室颐享天年了呢?

引导学生品析开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结尾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从而明确,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可见,此文写的仅仅是陋室吗?并请谈谈你对题目中“铭”的理解。

作者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陋室表明自己的志向。刘禹锡不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来警戒自己,而且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这就是“铭”这种文体的特点。(参见注释对“铭”这一文体的解释。

6.带着敬佩之情,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体会“铭”文体用韵的特点。

四、比赛背诵全文

文章从引出事物——描叙事物——托物寓意,层次清晰;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请同学们试着比赛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久为流传。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自述其志,极力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六、布置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135597be23482fb5da4c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