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教案表格1

2022-07-28 05: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傣族舞蹈教案表格1》,欢迎阅读!
傣族,教案,表格,舞蹈





推荐部门(盖章):中专部 填报时间:20111111

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设计人

董金玲

系部 中专部

教学内容 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手形、手位组合

(作者、版本、章节)

《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彬主编(民族民间舞蹈部分——傣族民间舞蹈) 《中国舞蹈考级4——傣族舞蹈组合》 《傣族舞蹈手形、手位》——视频资料

其它教学

课件、视频资料、图片。

资源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 (一)教学思路

1)教学中欣赏傣族舞蹈,注意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舞蹈表现形式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艺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很好地了解热爱和珍惜保留,还要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傣族舞的基本手形、手位、动律及舞蹈特点。

3)通过欣赏傣族舞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环境、习惯、服饰、音乐等相关的人文知识,培养民族情感和尊重各民族文化。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二)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本节课将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及组合。 1.第一节了解并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领会知识技能要领。

2.第二节学生在欣赏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之后,引导学生模仿傣族舞蹈基本动作,根据

想、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等)

音乐发挥学生表现力,通过亲身体会来加深对傣族舞蹈特点的印象。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是今年的新生,年龄在1517岁之间,属于青春发育中期。因文化和生长环境,没有进行过舞蹈等专业的训练,她们希望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但能训练自己的外形,而且还可以学到能够运用于以后工作中的舞蹈技能,而学习舞蹈正符合她们的兴趣,所以她们上课的积极性高,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使曾经从来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也能克服一开始的害羞、自卑,变得自信和乐于展现自己,而且把这种感觉延续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材地位作用

1.《舞蹈》依据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及幼儿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强化了书中的技能训练,吸收了近年来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入选了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气息的舞蹈范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材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以能力为主线的编写特色。 3.本教材的教学光盘与教材紧密相关,通过本张教学光盘能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能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



设计思想

(指导思




1.示范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2.采用“欣赏——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傣族舞蹈动作的要领。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3.分层教学法: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性和性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区别对待”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身体素质,将她们分为三组(提高组、基础组、学困组),在教学中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法,安排适当的运动量。

4“职业情景”教学法: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方法、组织手段上都应体现与专业结合的特点。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模拟职业场景(如幼儿大班孩子的舞蹈教学)提高舞蹈教学与专业培养的关联度与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法

1.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2.在练习中学生运用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 3.自我创编: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手形、手位的基础上,进行手形、手位的简单的创编小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傣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特点。

2、技能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掌握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便不断提高舞蹈鉴赏、表演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识、情感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二)教学的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

①掌握傣舞的基本手形、手位。 2、难点:

①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臂部、腰部讲求曲线美),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 ②学会简单的傣族舞蹈组合——小鱼戏水。 3、解决重难点办法

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手形、手位、“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②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傣族舞的风格及动律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感知动作形成要点,学会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审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技能、知

2






参赛课题: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手形、手位组合

参赛教师 专业班级

董金玲 11秋学前教育

授课教材

舞蹈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课时

2

授课类型

技能课

学情分析

学生是今年的新生,年龄在1517岁之间,属于青春发育中期。因文化和生长环境,没有进行过舞蹈等专业的训练,她们希望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但能训练自己的外形,而且还可以学到能够运用于以后工作中的舞蹈技能,而学习舞蹈正符合她们的兴趣,以她们上课的积极性高,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使曾经从来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也能克服一开始的害羞、自卑,变得自信和乐于展现自己,而且把这种感觉延续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在欣赏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的同时,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激发她们学习傣族舞蹈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地位作用

1.《舞蹈》依据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及幼儿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强化了书中的技能训练,吸收了近年来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入选了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气息的舞蹈范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材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以能力为主线的编写特色。

3本教材的教学光盘与教材紧密相关,通过本张教学光盘能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能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1.知识目标:通过傣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特点。

2.技能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掌握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舞蹈鉴赏、表演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1.重点是:掌握傣舞的基本手形、手位。 2.解决重点办法:

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手形、手位、“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②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傣族舞的风格及动律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感知动作形成要点,学会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审美的能力。

1.难点:

①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臂部、腰部讲求曲线美),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

②学会简单的傣族舞蹈组合——小鱼戏水。 2.解决难点办法:

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手形、手位、“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②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傣族舞的风格及动律特

3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点,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感知动作形成要点,学会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审美的能力。

1.示范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2.采用“欣赏——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傣族舞蹈动作的要领。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3分层教学法: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性和性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则,体现“区别对待”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身体素质,将她们分为三组(提高组、基础组、学困组),在教学中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法,安排适当的运动量。

对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提高组),要加强技术指导,增加动作的难度,使她们克服自满情绪,不断的学习舞蹈技能。对身体条件一般的学生(基础组),要使她们树立信心,坚持练习,为能使获得更好的舞蹈技能而刻苦磨砺。对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学困组),首先要唤起其热情,多加辅导,经常关心和帮助,有效地增强体质,积极投身于自觉练习的行列中去。

4“职业情景”教学法: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方法、组织手段上都应体现与专业结合的特点。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模拟职业场景(如幼儿大班孩子的舞蹈教学)。提高舞蹈教学与专业培养的关联度与教学的实效性。

5.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及班级学生特点、能力的分析,教师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风土人情,了解地域特点,倾听傣族乐器演奏的作品,培养美好情感。欣赏《傣族舞蹈》作品,让学生观察傣族舞的风格特点,扩展知识面和思路。

1.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2.在练习中学生运用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

3.自我创编: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手形、手位的基础上,进行手形、手位的简单的创编小组合。

VCD机、电视机、电脑、背投、音响等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上课准备0-1

教师活动

播放《站队进行曲》

播放“傣族舞蹈”(视频)。师说:舞蹈来源于劳动、生活,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那里地理优越,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孕育的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善良多情。提出问题:傣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站队进行曲》组合,进行课前准备。 学生盘腿坐在地面认真观看视频,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上课前准备工作。 通过视频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回答问题后出PPT揭示傣族舞蹈的特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导入1-5

4






师:傣族姑娘的舞蹈美吗?你们想学吗?(生回答)

师:我们学习一个舞蹈首先要从它的基本动作入手,傣族舞共有7种基本手形,8种基本手位,下面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下吧!看谁最先成为漂亮的族姑娘(播放图片,图片上写着几种手形、手位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掌形

基本手形:师引导学生学习前两种手

练习

形,再引导自学。 2

1)看掌形图片



掌形有几种?有些什么动作要求?抽生答并演示正确手形(掌形有三种,立式掌、托式掌、提腕掌。立式掌要求虎口张开,向掌心靠拢,四指并拢伸直,手向上翘,掌心向外。托式掌,掌心向上,手指向外。提腕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外,手背向上)。

抽生评价,师评,巩固手形。

嘴形6-3练习 5 2



2)看嘴形图片

嘴形有些什么动作要求?抽生答并演示正确手形(像孔雀的尖嘴,食指和大拇指并拢,其余三指张开、伸直。 抽生评价,师评,巩固手形。 自学以下手形(师辅导)

3)冠形:模仿孔雀头顶上的羽毛冠,食指和大拇指形成圆圈,其余三指用力伸直、张开,整个手的形状像孔雀头上的羽毛冠。

4)爪形:模仿孔雀的脚爪,食指和大拇指相对,其余三指伸直并拢。

基本手形练习:学生图片模仿或模仿老师进行练习。

1根据要领进行掌形练习,学生做好动作,教师依次纠正。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2根据要领进行嘴形练习。学生做好动作,教师依次纠正。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3根据要领进行冠形练习。学生做好动作,教师依次纠正。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4根据要领进行爪形练习。分组练习

播放图片,图片上写着几种手形、手领。

播放视频,让学生领会并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教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以及学生的分组练习,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动作要领。

学生互评。

抽学生表演,让学生对其动作进行评价,师总结,来加强学生对动作准确性的掌握。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爪形1

5)叶形:像椰子树的树叶的形状,

叶形大拇指和食指靠拢,其余三指张开,整1 个手指的外沿向上翘。

6)曲掌形:四指并拢向掌心卷曲,大拇指向外伸直,虎口张开。

5根据要领进行叶形练习。分组练习

曲掌1

6根据要领进行曲掌形练习。分组练习

鱼手7)鱼手形:双手以掌相合,拇指向 1 外打开。



7根据要领进行鱼手 通过观看视频,分形练习。分组练习 组练习,学生自评、

5




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基本手位讲解: 1)看低展翅视频

傣族舞蹈的手位有些什么动作要求?抽生答并演示正确手位(脚点丁字位,右臂弯曲向旁放好,掌心向外,左臂弯曲放在左胯旁,掌心向下)。 看双“低展翅”视频

脚点丁字位,右手放在单低展翅的位置上,左手弯曲放在左胯旁,掌心向外,右手和左手形成一条斜线,

2)看平展翅视频

傣族舞蹈的手位有些什么动作要求?抽生答并演示正确手位(双手弯曲在身体的两旁,掌心向外)。抽生评价,师评,巩固手形。

基本手位练习: 1低展翅、双低展翅练习,学生做好动作,教师依次纠正。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低展 5

3

2平展翅练习,分组练习,学生做好动作,教师依次纠正。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3高展翅练习,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4单抱翅练习,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观看视频

高展

3)高展翅:右手做托式掌形,在头

顶上方,左手掌心向下,在左胯旁。 3

观看视频

单、4)单抱翅:手形是爪形,右点丁字双抱位,右臂弯曲在胸前,左臂弯曲在左胯 旁。

4 双抱翅:手形是爪形,双臂弯曲在胸前

交叉,右点丁字位。 观看视频

双合5)双合翅:立式掌形,双手弯臂在3 头顶上方,手背相对,手心向外 观看视频

6)合抱翅:手的形状叶形,右臂弯

合抱

曲在头顶上方,做合翅,左臂弯曲在胸3

前,做单抱翅。

5合抱翅练习,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性。 6双合翅练习,分组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作的正确性。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观看视频 7侧展翅练习,分组

侧展7)侧展翅:提腕掌形,右手在低展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3 翅的位置上,左手在胸前,手腕相对,作的正确

形成一条斜线。

6






观看视频 8顺展翅练习,分组

顺展8)顺展翅:立式掌形,右手弯臂在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动3头顶上方,左手弯臂在平展翅位置上,作的正确性。 分钟 两个指尖相对 集体练习 35-50 师生互评

让学生逐一进行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练习各种手形、手位。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对刚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复习。 师生互评贯穿于整节课,这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准确把握。

老师对学生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重点、难点的解决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 休息

50-60 课内容 60-65

3

复习上节课内容。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演示。

学生站立,模仿老师进行练习。气息提起,抬头挺胸。

巩固上节课内容,为本节课组合的练习做准备。 组合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3/4拍。讲授示范。 模仿,乐段合乐。

正步位站立4拍,起伏步变跪坐。

65-100

1身体起,同时双曲掌形从腋下下拉;2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乐句 双手二位双合翅;3在二位双合翅的基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3 础上身体起(吸气)4身体下沉(呼气)起伏要统一协调。

56二位双合翅;78重复。 12三位双合翅;34重复;56乐句 复,7到平展翅,8回到原位。 3 3 3 3 3 3

12七位平展翅;34重复;56复;7到三位双合翅,8回到原位。

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起伏要统一协调。 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起伏要统一协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12右高展翅;3吸气,起身;4呼气,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沉身;56高展翅;7吸气,起身;8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呼气,沉身。 起伏要统一协 12左合抱翅;34右合抱翅;56左合抱翅;7翻手掌心向上,起身,吸气;8回原位。

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起伏要统一协调。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12左单低展翅;3吸气,起身;4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气,沉身;56右单低展翅;7吸气,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起身;8呼气,沉身。 起伏要统一协调。 12左单低展翅上翻手;34重复;5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6右单低展翅上翻手;78重复。 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

起伏要统一协调。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7






3 3 3 2 合乐练习 100-105 师生互评

105-110

板书设计

12左顺展翅;3吸气,起身;4呼气,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沉身;56右顺展翅;7吸气,起身;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8呼气,沉身。 起伏要统一协调。 12右侧展翅;3吸气,起身;4呼气,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沉身;56左侧展翅;7吸气,起身;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8呼气,沉身。 起伏要统一协调。 12左双抱翅;34右手从胸前划到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右三位,到高展翅;56右双抱翅;7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8左手从胸前划到左三位,到高展翅。 起伏要统一协调。 4拍。

学生跪坐,模仿老师进行练习,气息与身体的起伏要统一协调。 学生认真、准确的把握音乐节奏及动作的准确性。

学生自评。再见曲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模仿,乐段合乐。

让学生整体合乐一遍。

让学生把握音乐动作的协调性



1 练习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 2 傣族舞蹈手形、手位组合。

再见曲

视频、PPT设计。



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45e525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