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全鉴赏

2023-03-16 16: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琵琶行》全鉴赏》,欢迎阅读!
琵琶,鉴赏

《琵琶行》全鉴赏

琵琶音乐中流露的琵琶女的忧愁暗恨,突出《琵琶行》的悲凉伤感。

《琵琶行》是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其音乐写堪称一绝。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连小孩和胡人都能吟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明白晓畅,音韵和谐;也足以说明白居易的艺术成就有多高,影响力有多大。

《琵琶行》其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除了主题深刻、艺术性高之外,最主要的是不同凡响的音乐描写。白居易通过对音乐绘声绘色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无比美妙的音乐天地。

《琵琶行》一开始就为琵琶女的出场蓄足了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两句点出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渲染了萧瑟落寞的环境。“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在急需音乐来助酒兴的时候, “忽闻水上琵琶声”,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一个“忽”字透露了诗人意外得闻、喜出望外,突出了音乐的不同寻常,难怪“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并“移船相近邀相见”了。这里通过突出听者对音乐的心驰神往,渲染了琵琶音乐“磁性”吸引力。

有人说,音乐家的手能传达出各种微妙的情绪,文学家的笔能描绘出各种复杂的感情,《琵琶行》就是这样的典范,我们从诗人所描写的琵琶曲调的变化中,不仅可以了解到琵琶女生活变化的轨迹,也可从聆听中捕捉到琵琶女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整个描写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弹奏前的试弦调音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没弹出曲调,就已经充满了感情,写出了诗人谛听出音乐中的情调,体味出音乐中流露的“幽愁暗恨”:琵琶女独守空船,


寂寞凄凉。因而琵琶旋律低沉抑郁,让人不由自主地为琵琶女一洒同情之泪。

二、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快惬意的曲调:“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女运用了“拢”“捻”“抹”“挑”四种指法动作弹奏出轻快自如的曲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粗弦发出沉重而舒长的声响,有如急风骤雨;细弦发出低微绵密的声音,有如儿女私欲。运用两个形象的比喻分别摹写了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弹奏出了琵琶女曾经春风得意的人生乐章。年轻时候的琵琶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可谓色艺超群,名声大噪,因而吸引了无数崇拜者——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那时她的生活是富足的,同时也是奢侈的。“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值钱的首饰打拍子击碎了不知心疼,高档的衣裙被酒菜弄脏了也不知爱惜。她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沉浸在美好的韶光之中。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畅。

三、花无百日红,人无长少年

琵琶女年老色衰、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今非昔比,琵琶女怎能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痛苦难过的曲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间关,鸟声;“幽咽”形容低微的流水声。意思是音乐像花底的莺声,哀婉低沉,又像是冰下的泉水幽咽难鸣。既描写了“滑音”,也描写了“涩音”。这儿是写由“滑音”向“涩音”的过渡,过渡到描写琵琶女的沦落身世,所以,“涩音”也就成了主旋律。诗人说音乐像泉水一样冻结了,琵琶弦似乎也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了。弦线竟然凝结,可见音乐的冷涩达到了无以言状的境界。基调低沉,似乎是心里难过、欲哭无泪。“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善于从琵琶声中体会、捕捉琵琶女的情感,理解她的心情,成为她的知音,能从“无声”中听出“有声”来。

四、是悲愤抗争的曲调:“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cb8786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