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不要玷污孩子的心灵

2022-12-26 23: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不要玷污孩子的心灵》,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玷污,随笔,心灵,不要

幼儿教育随笔:不要玷污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育随笔:不要玷污孩子的心灵 今天上午刚晨检完,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老师,李小兵偷了小伟的彩笔。孩子们一下子围住了我。 李小兵,你为什么''小伟的彩笔。 老师,我没拿。

那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我问。 这是我在他的桌子上捡的。

老师,我放在桌子上去小便了。小伟辩解说。

哦,是李小兵捡的。李小兵,老师告诉你:在幼儿园,如果捡到小朋友的东西要还给小朋友,如果你不知道是谁的,要找老师帮你问一问是哪一位小朋友的。你以后捡到东西也要这样,知道吗孩子点了点头,把彩笔还给了小伟。我又向小伟做了解释,小伟,是李小兵捡到的,他要还给你了,你应该怎么做。小伟向他道了谢,孩子们也散开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思索了很久。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事,有的会遗忘,有的会永远记忆。而童年的往事,却会让人记忆犹新。 教师如果采取另一种语言来问,你为什么偷别人的东西听到这个偷字。就会立刻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周围的环境、大人的言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而孩子本身也会对这个偷字产生强烈的不满,从而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在以后的汉字学习中,当学到偷字时,老师会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解释。到那时,孩子回忆自己的行为时,心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析了。



1


根据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区分不开偷与捡的概念。教师一方面向幼儿渗透做人的原则:捡到东西要还人家,别人不在的时候不能拿人家的东西。另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心灵,教育的目光投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受到真正的教育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cc93d5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