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

2023-02-25 23:2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欢迎阅读!
诈骗,犯罪,预防,电信,心理

--

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

郭运鸿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行为。利用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向固定账户汇款转账,是电信诈骗普遍采用的手段。自台湾地区不法分子跑到大陆针对台湾地区群众进行诈骗以来,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而电信诈骗侦查难度大、犯罪投入少需求低、回报高,如何针对电信诈骗构建有效确实的心理防线已成核心问题。本文就电信诈骗的心理预防问题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心理预防 网络 一、电信诈骗的病毒蔓延

时代带来了变革,科技的发展让通讯变得不可思议,只需要一个普普通通的手机,相隔千里的人就能够互相通讯,简单便利。可是,通讯的进步也被人非法利用,一些罪犯恶意利用了现代通讯的便捷,四处骗取钱财,肆意挥霍钱财但警方难以侦破,而不断有人上当受骗。这就是本世纪令人头痛的犯罪问题——电信诈骗。

据关注电信诈骗的人大代表陈伟才收集的数据,2013年,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发案30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令人震惊的是,这当中除了犯罪分子获得了利益,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羮”。电信诈骗的增长趋势势不可挡,据公安部数据统计,电信诈骗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案达到了惊人的近60万件,造成经济损失226亿元。电信诈骗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蛋糕,引来犯罪分子的前赴后继。如此成果,全靠骗子的“专业”和“敬业”。为了逃避警方追捕,躲避犯罪刑罚,有的罪犯不惜逃窜自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东南亚一带国家,进一步增加了警方查处犯罪的难度。 目前,电信诈骗越来越智能化、专业化。在心理学角度上,他们其实是针对受骗者心理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整理,“只要鱼上钩,不怕鱼滑钩”,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写剧本的,堪比心理学博士,用急迫性、危害性、可信度做筹码,编写出各类诈骗剧本,创设种种心理陷阱式对话,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的是专业角色扮演,根据剧本照本宣科,不时恐吓不时威胁不时好言相劝,玩弄受害者于股掌之中;更离奇的是,针对被害者那一边的“不信任”“质疑”心理,骗子群体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有专门的“音效师”模拟各种特别音效,如冒充警官的电信诈骗中,就有“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手段模仿警方的仪器声音,进一步骗取信任。随着犯罪的不断变化,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电信诈骗集团往往在境外别墅或酒店内设立诈骗犯罪窝点,铺设网络设备,并以提供免费机票、食宿、底薪及提成等条件,诱使大陆人员前往境外参与电信诈骗,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境外电信诈骗集团通过电信技术手段,虚拟大陆司法机关、银行、邮局等部门的电话号码,向大陆地区不特定多数人发送语音电话。犯罪分子利用最新科技手段,作案手法日趋隐蔽。最原始的群发短信发展到使用电话群拨、网络短信群发、换号改号等实施诈骗,诈骗钱款通过电子银行瞬间被转到境外提走。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案件中,拨打诈骗电话、网络诈骗平台、不同国家,相互之间依靠互联网等手段进行沟通、合作,给案件的侦破和办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电信犯罪针对的几种心理: (一)针对“畏惧”“不知情”心理 这种是最常见也最容易中招的方向,最典型的就是冒充公职人员类诈骗,上海某著名高校学生王某,家境贫寒又陷入诈骗苦局,被自称“王警官”的罪犯虚与委蛇在电话中恐吓说

--


--

警方怀疑他涉嫌犯罪,王某信以为真为解决麻烦听从指令支付了4000元“保证金”以求平安,结果自然是钱财一去不复返。类似的案件例如“冒充警察”“冒充XX客服”“冒充律师、法官”等等身份,在利用身份取得被害者信任后,通过种种手段让被害者将自己财产交出,利用的都是被害者“畏惧”“不知情”“破钱免灾”的心理,殊不知危急情况是假的,身份是假的,信息危机也是假的,只有自己被骗的钱财是真的,却难以追回。 (二)针对“熟人”“大意”心理 此类电信诈骗同样是角色扮演,但却通过针对性的信息来扮演熟人或者客服,下手的对象往往是中老年妇女。例如:“张奶奶,你最近恢复得怎么样啊?”“我感觉很不错,谢谢。你是李大夫吧?”像这样的电话聊天,在电信诈骗中很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猜猜我是谁”在心理学上,这叫开放式聊天,骗子的问题都很宽泛,故意在关键之处留下很多空白,让你猜测性地去填空,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这种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即骗子已经掌握了市民的部分真实身份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甚至最近的某项重要活动等。又比如网购书籍,骗子不知从何处得到购买信息,过来以客服的身份来和你商谈事宜,一不留神就要中招。除此之外,账号盗用后冒充原主人像好友借钱也是常见手段,通过对你信息的知悉来降低人的警惕心 ,温水煮青蛙最后狮子大开口提出过分要求,但受骗者往往不知不觉就中招了,“骗子利用这些信息,实施精确诈骗。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你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心理学专家桑志芹说。 (三)针对“贪财”“侥幸”心理

每个人多少都有“一夜暴富”或“钱生钱”的美好愿望,但如何处理能否冷静应对就因人而异。此类电信诈骗,最典型的就是“重金求子”“恭喜中奖”等等骗术,称呼亲切、内容简单、落款严肃、充满诱惑,被害者往往都是贫苦底层人民,生活清贫郁郁不得志的人,正是生活的贫寒让他们出于中中目的渴望一夜暴富,面对“幸运中奖”的骗局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选择相信,另一边,罪犯一听到来电咨询,就得知“羊到位”,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可就由不得你了,他们往往通过身份转化、公证认证等方式把受骗人耍的团团转,乖乖交出“保证金”

三、个人信息的心理防线

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此时,不但要针对常见骗术做好针对工作,做好正确的处理应对。新骗术往往能混淆视野,在警戒之外很容易放松警惕,让你在自以为安全的情况下受骗。此时面对所有个人信息都要谨慎,特别是涉及财产安全的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银行卡验证码等等信息一定要严苛死守不透半点风声,遇到复杂的情况时,一定要向可靠地官方组织、向公安局、向有见识的长辈请教,不可在冲动时做出决定,万万不能武断行事。记住:正义的财富都是心血的结晶,神圣不容侵犯。宁可牺牲效率,也要保证安全。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电信诈骗,所幸没有受损。当时一个自称“当当网客服”的男子主动打电话过来,念出了笔者的书名、网名、地址信息和购买的书籍后说道“信息核实无误”“书籍需办理退货手续”“请加上客服QQ做退货处理”,随后挂断了电话。即使该男子核实的信息属实,但笔者保持着正常的警惕心理,没有听从对方的命令,而是登陆了当当官网看物流查询,结果发现退货一事纯属无中生有,当当官网上显示一切正常。于是笔者立即挂断了电话,拒绝了“客服QQ”的好友请求,保护自己建立心理防线,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中国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有4.3亿人收到诈骗信息,平均每分钟800人。而在被骗的群体中,男性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三点七,女性占到了百分之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e9aaca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