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方外上人送上人》赏析及译文

2022-12-31 21: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长卿《送方外上人送上人》赏析及译文》,欢迎阅读!
长卿,上人,译文,赏析,方外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赏析及译文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是由刘长卿所创作的,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译文 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 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韵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孤云、野鹤:比喻闲逸逍遥之人。 将:携带,带领。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有放鹤峰,养马坡,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云”与“鹤”本来已不是俗世凡物,何况还是“孤云”与“野


鹤”,这样超尘脱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因此诗人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尘世难留方外高人。方外高人理应去深山古刹,静心修炼;因此,上人归山,恰得其所,理应祝贺,不该作儿女之态,像俗人那样依依不舍,甚至帐惘无极。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是对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不少僧人爱住名山宝刹,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扬名,然后接近权贵,以求闻达于皇帝,达到加宫进爵的目的。这与假隐士走终南捷径的手段相似。“莫买沃洲山”,暗寓出沃洲山名声太大,人们都知道那地方,会影响修行,会成为走“终南捷径”的人。这后两句与裴迪《送崔九》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同一用意,但此诗说得更直率。由此可见,作者与上人的关系亲密,可以直接规劝,所以吴瑞荣在《唐诗笺要》中说:“索性勉其入山之深,是何等交谊?”

观此诗作,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流露出诗人很看重灵澈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境界,向往隐居深山之中,却规劝方外上人要另觅他处,“莫买沃洲山”,表现出诗人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领悟真隐和假隐之真谛,莫隐居变成趋时,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28292a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