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建筑空间设计

2023-03-06 00:1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建筑空间设计》,欢迎阅读!
民宿,空间设计,地域,背景,建筑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旅游和整体的外出活动在不断增加,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的家庭旅游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相关的旅游行业也到了促进和发展,随着人们出行次数的增多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相关旅游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居住环境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传统旅游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为安全和舒适,当前旅游人们不但关注相关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对有关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当前的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完成的民宿建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相关的地域文化能够提升整体旅游效果,全面提升整体的旅游质量,综合满足其实际发展和建设要求。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宿;空间设计

引言: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需要促进整体的历史传承,同时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力度在逐渐支持,[1]并且整体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对民宿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当前的旅游居住工作来说,人们不再向奢华的星级酒店投向关注目标,而更加愿意置身于乡间民宿,[2]因此对于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保证传播有关地域文化,可以整体完成对地域文化和民宿设计的全面建设和开展,较好的实现多功能与艺术设计的全面融合,并且需要纳入丰富的艺术元素,结合本地文化完成有效的设计与安排,综合的提高具体设计效果,确保民宿能够得到较好的使用和发展。

1在民俗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的意义 1.1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并且使用舒适和较好的生活环境能够丰富人们的整体生活,并且其已经成为各区域较为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而对于相关的民宿建设来说其不仅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结合各地域文化的相关设施建设会让当地旅游得到较好发展,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在次得到传播和发展,所以在目前的民宿建设过程中其能够全面推动相关的当地旅游发展,综合的让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的有效建设,全面的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带动整体经济建设。 1.2保护当地古迹

在历史悠久的一些地域,原生民宿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内涵更加丰富,艺术特色明显,与现代化民宿相比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经济价值更高。有关部门对原生民宿会进行相关的修缮和保护,使一些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古迹建筑等也因此得到较好的保护。 1.3传承当地文化

民宿是当地文化的一种载体,其建筑风格、装饰风格、内部结构等都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内容,是丰富的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因此以民宿为载体融入地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文化内涵。[3] 2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协调发展的原则


为了突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增强民宿的吸引力,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因素,分析其地形情况,并且结合当地的风貌,以文化为灵魂而建立。因此,民宿的设计重点要侧重于旅客对文化及生活的体验。很多设计人员缺乏对民宿内涵的了解,因此在设计中增加了大量现代建筑风格,使民宿设计缺乏特色,与酒店相似度太高。本文对其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文化与设计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思路。 2.1生态保护

人们在旅游时都倾向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比如空气清晰、流水清澈等,因此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旅游业来说至关重要,更体现了一个地域的环境指标是否达到政府的要求。在环境问题被普遍关注的当下,民宿的设计必须对生态环境没有不利的影响或者对环境有保护作用,这种设计理念才是科学的,被人们喜爱和认可的。[4]游客选择民宿的原因不仅仅是住宿,而是感受当地文化与环境。所以,民宿的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使自然景观、生物及地貌等自然特征不会被破坏。 2.2统一规划

我国民宿的发展初期是以农家乐形式存在的,与酒店功能相比,民宿所处的位置往往远离城市喧嚣,适宜修养身心,而且深入乡间生活的体验让长期处于城市环境的人们更感兴趣,但是民宿设计依然要遵守当地土地管理以及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不能随意开发。因此,设计者需要建立全局意识,在设计中合理布局以发挥民宿的特探究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空间设计

2.3彰显地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乡愁的体会越来越强烈,民宿是乡愁情怀展示的有效载体,比如在室内摆放一些有乡土气息的物件,可以唤起旅客心中的情感,从而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因此,民宿在设计中需要融合地域文化,赋予建筑以灵魂和生命,从外观、内部装修等环节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3地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的方法 3.1合理布局

民宿的设计要进行科学的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地形等条件。首先要适应环境,闷热处注意科学的通风设计,潮湿处注意地基的构造。其次要顺应地形,比如海边的民宿可以在沿着海岸线,并且在内部设计观海的位置等;水乡民宿可以沿着水系脉络建设等;再次是利用当地材料,比如山间民宿可以利用木材等建造房屋或者用具,不仅与周围环境相符,而且生活意境中融合自然元素有返璞归真之感。例如桐庐外婆家Uncle吴,位于山中,温度较低,因此在取暖设施上非常完善,建筑风格与环境结合紧密,游客反响良好。[5] 3.2保护环境

提高民宿空间设计内涵的目的是将其发展为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而旅游的开展必然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不开。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旅游时人们非常重视的因素,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强,原生态、和谐的自然环境成为人们争先选择的去处,而人工雕琢的环境让人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民宿的空间设计首先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乡村的意向和风情,设计时对环境采取必要性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生态系统。例如杭州的漫居,在设计中充分结合了面山、枕水的地理优势,极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环境,旅客不仅可以体会协调的自然美景,还能领悟到环保的重要性。 3.3合理运用地域符号


每个地域都有很多别具特色的符号,这些符号可能是历史人物,也可能是一处景观的名字,或者是一种物品,符号中蕴含了地域文化、人文情怀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宿设计中可以在恰当的部分结合这些符号使用,对整个布局或者细微的角落进行恰到好处的点缀,增加别致、用心的感受,以实现地域文化和民宿设计的融合。例如杭州如愿而来客栈中每个房间的命名都结合了新西湖十景,增添了新意的同时对地域文化也起到宣传的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民宿建筑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民宿建筑以及室内空间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此就应该在充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周围自然环境风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对民宿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造,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实际需要,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本文通过相关探究,希望能够为后续民宿建筑以及室内空间设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促进民宿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民宿设计的地域文化营造[J].刘竹香.工业设计.2019(03)

[2]浅谈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的关系[J].李纳,陈双琪,张静.大众文艺.2018(17) [3]试论地域文化在竹卿舍民宿设计中的体现[J].张晨,徐学芳.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2019(09)

[4]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建筑空间设计探析[J].王熠,白旭. 城市建筑.2019(12) [5]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环境设计特色专业建设[J].黄智凯.科技资讯.2019(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409d1b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