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2022-05-18 14:4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欢迎阅读!
防控,输液,门诊,感染,医院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摘要】 目的:减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对门诊输液室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强化质量控制。结果: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医院及上级质量标准要求。结论:防控管理是规范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398-01

近几年来,我院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院感控制三级网络的作用

科室建立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各项制度落实的监督.监测、检查,做到工作有计划、有目标,责任到人,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并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科定期对科内物品、空气等进行质量监测,严格遵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执行,由质控员对各项监测结果管理登记,并能够及时反馈监测信息,使消毒管理中的不足得到完善。质控护士、护士长、护理部及院感科对门诊输液室的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消毒隔离实施情况,以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按标准执行,按标准打分。护士长每天检查,质控护士每周检查,院感科每月检查,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运用PDCA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2.输液室环境物品的管理

治疗室,操作室等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合理布局,各区域的消毒管理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采取预约输液,合理安排输液人数,同时优化皮试流程,注射流程,输液流程,有序安排患者,尽量不让患者聚集等待,减少等待时间,减少拥堵,提高输液环境质量。护士要根据病种合理安排输液观察室,避免交叉感染。

3.规范医护加强无菌观念,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护士配药前后洗手,配药时戴口罩,配药注射器一人一用,护士要严格把握药物的时效关,严格掌握药物配制时间,现用现配并在瓶签上注明配药者姓名及时间,绝不允许将多瓶待输人的药物同时配制,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而致不良反应。止血带一人一用,用后放置在含有效氧250mg/L溶液内浸泡30 min清洗、晾干备用。体温表一用一消毒,用后放置在含有效氯500mg/L溶液内浸泡30min,清洗、擦干备用。为婴幼儿输液时,备皮刀应一人一用,并防止刮伤头.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4.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物品的管理监测

科内设物品专管员一名,每月由护士长和专管员检查物品的数量、质量及有效期,一次性医疗用品执行前护士再次严格把关。护士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日期及标志、密封度、是否潮湿、每天更换消毒液并监测其浓度并记录。 5.严格手的管理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治疗操作是由医护人员的双手进行的,而双手同时也因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分泌物等而处于暂时带菌状态,若不注意手的清洗消毒,就可能使各种各样的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而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因此,除保持无菌操作前洗手,还应在接触不同患者及处理患者


用品后洗手液洗手,流动水冲洗,做到一人一纸(擦手纸);接触患者血液,处理患者用过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应严格用快速手消消毒双手。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有章可循,扎扎实实搞好落实,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慎独修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才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6.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严防针刺伤。

医护人员要强化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力。具备全面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如果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防护措施不完善,可造成自身的感染。认真做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与其接触者均须采取防护措施,强调戴手套操作[1]

7.指导工人参与感染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对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院感知识培训,工人重点学习消毒隔离操作,环境卫生的清洁及消毒,熟悉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强化院感知识,牢固树立院感控制意识。 8.病人及家属院感知识宣教

通过形似多样的方法和不同的地方进行宣传,根据不同季节流行的特点,宣传预防保健消毒等科普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9.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垃圾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与集中处理,并建立登记制度, 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警示标识醒目。医疗垃圾如使用后的棉球、棉签及一次性治疗巾放入黄色垃圾袋,针头入利器盒,内容物不要超过容器的3/4,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2]

10.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培训

护理管理者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基础[3]。制定针刺伤风险管理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通过不同多种形式,进行讲课,竞赛,定期考试,成绩进入技术档案,与晋升绩效挂钩。特别对新上岗,进修,实习人员先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培训和学习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护理工作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在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人人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这样既提高了自身防护,也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增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即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患者不被感染意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杜绝个人防护措施上的漏洞。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防控管理不到位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隐患之一,所以,防控管理是规范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春香,甘泳江,韦香妮等.急诊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72 2273.

[2] 李霞.门诊采血室感染管理[J].包头医学2013371:61.


[3] 邓惠英.我国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和防护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59 36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8c7d05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