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1-07 07:0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析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探析,课程设置,对策,存在,高校

探析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

一、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内容重复和陈旧

课程内容陈旧是指课程内容缺乏学科的前沿性和国际性,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以教育学原理为例,这门课程主要适用于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学过教育学或没有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的学生使用和学习,它应该是一门最基础的理论课程,但是,从我国高校教育专业各学科的教材情况来看,教材比较陈旧,落后于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学原理、教育理学教育理学、中外教育史、中外高等教育史、大学生心理学等基础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教材缺乏更新,内容亦显陈旧。事实上,不少课程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学过,进修硕士课程阶段仍旧重复地设有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内容。

2 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确保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途径。选修课程是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学校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必修课程是指对于形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并由学校明确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学分数在全部课程总学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0%~35%不等,而必修课程学分数则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65%~80%不等。也就是说,平均计算,选修课程占25%,必修课程占75%,显然,选修课程学分数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而必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这样的结构不符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专业实际发展的需求。

3 忽视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

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及类似的课程就是让学生切实掌握教育研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要促进学生系统和全面地学习从事教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掌握研究数据的整理、收集和分析的各种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几乎每个学科点都设置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课程,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课程名称各有不同。比如,有的称为教育研究方法。有的称为高教育研究方法,有的称为教育统计与测量,还有的称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表明,各学科点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这是因为,首先是这门课程所占的学分较少,一般为36个学分;其次是这门课程的性质并非都是必修课程;再次是该课程只安排在一个学期里学习,而且学时比较少;最后是课程内容不具体,微观的研究方法很少,方法比较单一和宏观,缺乏可操作性。

4 缺乏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我国高校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缺乏文科和理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课程设置沿用普通教育学的课程设置框架是我国传统的沿袭已久的分科课程设置。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有序的认识。分科课程是以学科划分为依据,展示学科内容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框架的,这有利于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学科的分类来说,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类学科。由于该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偏向文科,因此很少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适量的理科课程,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

二、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1 构建教育专业课程质量顸警机制

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在实施阶段就进行监测,以便发现问題随时予以纠正。否则,人才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对高校教育专业的发展将带来重创,而且也将阻碍课程改革的深入。因此,在高校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行中,要构建教育质量预警机制,注重质量监控。

构建预警机制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学校层面上,学校要对其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决定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设置预警线,进行适时监控。特别要针对当前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教材落后陈旧、骨干教师流失日趋严重等问题,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政府层面上,首先要构建多样化的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评估体系,开展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评估。其次要健全专家指导队伍。成立高校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专业评估。这样做,一方面使社会了解不同学校的专业强势,做好专业资源整合工作;另一方面促进学校强化专业建设,及时纠正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可以遴选出有特色的重点建设专业,便于给予重点支持。最后还要逐步实施年报年检制度,定期统计公布一些反映教学状态的数据,推动高校建设。通过“预警机制”这一平台,校长和学校管理部门能够比较多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早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 "

2 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1)调整课程结构。选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广泛的专业兴趣与爱好,绐学生个性发展提供选择的自由。因此,调整课程结构主要是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种类数量,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目前,在我国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适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

(2)适当调整课程内容。首先,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但科学研究实践并不只是理论课程的目的',它也是推动理论课程发展的动力。我国高校教育学各学科点普遍重视理论课程而轻视科研实践,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育发达的德国和美国都是通过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作为最基本的培养手段,通过学生参加必要的科研活动,使其在本学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a567ff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