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2023-01-06 08:4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欢迎阅读!
新中国,经济发展,特征,阶段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成因及趋势

重庆/黄勇

新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其阶段特征、成因及其发展趋势,下面笔者就对此作一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新五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 1. 形式与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社会)、个人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中,前者居主导地位,后四者为前者服务。

2. 成因。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加之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所以此时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并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建国初又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发挥农业、手工业的作用,使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得以存在;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全国掀起了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高潮,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集体经济;建国初,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 发展趋势及影响。最终都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单一的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这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进行了第一次调整,即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种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1. 成因。三大改造完成后,私有制经济成分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完全确立;中共制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而照搬苏联模式;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争于完成工业化。

2. 发展趋势及影响。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新经济结构。


1. 形式与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人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其余经济为辅助和重要补充。 2. 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体制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即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这种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工业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农业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成因。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阻碍生产力发展;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教训,决定实行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4. 发展趋势及影响。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成就举世瞩目。 第四阶段(中共十四大闭幕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形式与关系。与第三阶段相同。

2. 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体制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即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3. 成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4. 发展趋势及影响。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得到的认识

1. 经验教训。1)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应放在切实可行的留有充分余地的基础上;2)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状况;4)注意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5)经济工作应当不断地进行调整。

2. 基本启示。1)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一切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千万不能照搬外国经验;(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4)成功的原因在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正确分析以及不断地总结建设道路上的经验教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c499fcd1f34693daef3e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