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7(己亥杂诗,白雪歌)

2022-04-12 01: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赏析7(己亥杂诗,白雪歌)》,欢迎阅读!
雪歌,己亥,古诗词,赏析

16、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1、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清代龚自珍辞官归隐途中所作。

2、①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是离别的忧伤;另一方面,是回归的喜悦

②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3、①后两句运用比喻,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②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

③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赏析1

1、①本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

②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③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全诗分为写景送别两个部分。

④本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2、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②表现了北方边塞风狂雪早的特点。 ③“卷”“折”两个词很有气势,表现了边塞北风的强大力量 3、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写雪景的名句。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②本句运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准确地描写了大雪一团一团,压枝欲低的景象。

③“忽如”,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达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四句写雪后严寒。

②这四句意思是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


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③主要运用戍边将士的感受侧面表现天气的寒冷。同时表现出将士们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以及乐观的战斗情绪

5、前四句写景色的奇丽。后四句写雪后严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赏析2

1、①“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思是沙漠结冰百丈纵横交错,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阴云。

②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气势磅礴,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 ③为下文的送别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2、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意思是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②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

3、这四句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饯别宴会的盛况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3

1、最后六句,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2①“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意思是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②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意思是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思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②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含蓄隽永。表达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5、①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c549f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