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

2023-02-01 03: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顶针,诗句,手法,关于

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

古诗的表达手法有很多种,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顶针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aa的有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顶针手法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顶真诗大致有三种:

一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相同。如元人无名氏的小令[越调]《小桃红·情》: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气,抒发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顶真辞格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更好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缱绻缠绵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个词或短语与上句的相同。这首汉诗《平陵东》是较早的顶真诗: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东犊。

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体揭露了官府明目张胆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顶真句式的运用,加强了不满与愤懑的感情。

具有顶针手法的古诗 《忆金陵三首》 年代: 作者: 王安石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时期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顶针手法释义

顶针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多见于歌曲……如 刘十六 归山的《白云歌》:‘ 楚 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 山里,云亦随君渡 湘水,湘水 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参见“ 顶真续麻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09094d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