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后现代主义是怎样界定的

2023-03-24 02: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后现代主义是怎样界定的》,欢迎阅读!
后现代主义,界定,人文,常识,怎样

在界定后现代主义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现代主义是什么。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和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的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它主张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强调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相信人性与道德的不断改良以及完善,相信人类会从压迫走向解放,并且还强调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后现代主义的英文名称是Postmodemism它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被神学家与社会学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在二三十年代,用来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与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现在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后现代主义就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是来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和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来自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并做出的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以及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和解构,同时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和解构;从实质上讲,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以及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和反叛,是一种在批判和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全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以及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在批判与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以及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使人沦落为理性与机器的奴隶;科技本来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来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社会历史与现实却让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成为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道与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题与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到工具理性与机器的奴隶。这让人们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否认整体性、同一性;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以及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与基本主张有: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危机与元话语、中心的被放逐以及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262a6eb4daa58da0114a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