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2023-03-13 22:3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云在青天水在瓶》》,欢迎阅读!
天水,云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云在青天水在瓶》

作者:小奈何

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9年第04

作品简介

本期推荐的书为《云在青天水在瓶》,它是小作家时潇含的散文集,其中收录的大多是她在中学阶段创作的文章。她用一支灵性的笔,写下了读书的感悟、旅行的见闻、生活的琐事。书里有她的一缕哲思,透过清新的文字和重叠的岁月,与读者相遇。 名家推荐

顺其自然 心自湛然 邱华栋

记得从小学到大学阶段,我常常找来读的书,有先秦的古典文学作品,像诸子百家、历史传记;有西方大师级作家的作品,像莎士比亚、歌德、福克纳;也读一些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像莫言、苏童。现在,我时常写一些序言或评论,对象也多是一些经典作品。所以,我初拿到这本书稿,看到书名云在青天水在瓶时,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得知作者时潇含写这本书时还是一名高中生后,我更对这本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遂找了个专门的时间,静下心来,仔细地读了一读。

读罢全书,我首先惊叹于小潇含的阅读范围之广:从仓央嘉措到扎西拉姆·多多,从鲁迅到三毛,从佛教经典《六祖坛经》到孔尚任的《桃花扇》,从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惊叹之余,我又为小作者的心思之细密、观察之入微、笔触之细腻而感动,在如今课业繁重的升学压力之下,小潇含还能谨守本心,坚持阅读和写作,实属不易。

诚如云在青天,水在瓶,云本应遨游于青天之中,水在瓶中也自有它的状态。自然万物是如此,人,亦如此。《礼记·大学篇》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追求,才能坚定志向,坚定了志向才能镇静自若,镇静自若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可知,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缘由,正所谓其来有,凡事应进退有度,不可强求。

顺其自然,心自湛然。这正是小潇含想通过本书表达的思想,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关于写作,所谓技巧和手法并不重要,如果没有思想,再华丽的语言也是白费。文章的立意最重要,写文章要忠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她亦是如此做的。我很欣赏小潇含的文字,她的文字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蕴含着生命的体验、悲悯的情怀、经典的气质、阳光的表达,使我有了一种遇到少年知音感觉。

这个秉承我在故我思的女孩时潇含,站在青春的起跑线上,从生命个体出发去触碰世界。于她眼中,一景、一物、一事都饱含着自然的律动,不论是叙述、行走的亲力亲为,抑或是读书、叙述的穿梭感悟,始终闪现着真、善、美的人性底色。这样自在清明的文字,这样独特的生命体验,无不提醒着我们——生命,应活出本心。小潇含给我们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开了一个好头,也终将不会停下她努力求索的脚步。

当我睁眼时,我看见了一个世界;当我闭眼时,我看见了自己。而我所找寻的,正是自己。

路雖漫漫,终点的风景,却甚可期待。 精彩书摘

1.云在青天水在瓶,天地万物本来如此,都是各得其所、悠游自在,过多挂记反成了桎梏。

2.就像一条河,夜再深,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3.她既不属于寂静也不属于喧闹,她只知道笑,但她的笑比寂静更寂静,比喧闹更喧闹。 4.人读书,也是书读人。人不解书,其意难通,其害甚少。书不解人,少识世事,误读岁月,其害无穷。

5.过客就是望着眼前匆匆的人影,不求一物,飘然离去,也不会悲伤,反正世界什么都未失去,只是尘灰又多添一粒。

6.在我眼中,花就是要大朵地开,酣畅淋漓地绽放。一株忙于御寒求生的花是不会惦记着美的。

7.上为天,下为地,中为我。天有阴晴,地有旱涝,唯我且行且住,且笑且歌,只等待有朝一日,于天空中望见深渊,于绝望中望见希望,于无声处听惊雷。

8.心驰骋乾坤、超于世外,是一种超脱,无疑也是一种异于凡人的背负。即使他们内心的苦闷无法言说,但他们在云端的声音依旧可以响彻云霄,哪怕无人能懂,却也无怨无悔。 9.大约有一天村子伴着自己的影子,一步步走向苍老走向衰败。它不是谁的村子,只是自己的归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介绍

时潇含,女,19991月出生,籍贯江西省彭泽县。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学生,曾就读于深圳市红岭中学,任红岭中学鹏翝文学院院长。她自幼爱好阅读和写作,在《文学校园》《东方少年》《初中生之友》《高中生之友》《东方教育时报》《少年博览》《中学生博览》《智慧少年》《红树林》《金色少年》和《深圳青少年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在国家各级写作大赛中多次获奖,如第七届鲁迅青少年文学现场作文比赛高中组特等奖、第十二届望杯全国作文大赛决赛特等奖、深圳青少年读书随笔有奖征文一等奖等,曾获得第十四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6440a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